第1章 緒 論
1.1 移動通信的發(fā)展史
1.2 移動通信在整個通信網中的位置
1.3 移動通信的傳播環(huán)境
1.4 移動通信網和固定通信網的比較
1.5 碼分多址(CDMA)技術
1.5.1 什么是碼分多址
1.5.2 擴頻技術
1.5.3 多址技術
1.5.4 碼分多址和其他多址方式的比較
1.6 未來移動通信業(yè)務的發(fā)展預測
1.6.1 未來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發(fā)展進程
1.6.2 未來移動通信業(yè)務
參考文獻
第2章 無線信道基礎
2.1 無線信道電波傳播原理
2.1.1 引言
2.1.2 自由空間的傳播
2.1.3 反射
2.1.4 繞射
2.1.5 散射
2.2 移動通信信道的特點和分類
2.2.1 移動通信信道的特點
2.2.2 移動通信信道的分類
2.3 無線信道的傳播模型
2.3.1 引言
2.3.2 大尺度衰落
2.3.3 小尺度衰落
2.3.4 衰落概率模型
2.3.5 信道衰落模型
2.3.6 無線信道模型的仿真方法
2.4 MIMO無線信道
參考文獻
第3章 cdma2000標準體制
3.1 總體結構
3.2 無線部分
3.2.1 cdma2000 1x
3.2.2 1xEV—DO
3.2.3 1xEVDV
3.3 A~EI部分
3.3.1 組成結構
3.3.2 標準發(fā)展
3.4 電路交換部分
3.4.1 組成結構
3.4.2 標準發(fā)展
3.5 分組交換部分
3.5.1 網絡結構
3.5.2 標準系列
3.6 短消息部分
3.7 智能網部分
3.7.1 網絡參考模型
3.7.2 標準的發(fā)展
3.8 定位系統(tǒng)
3.8.1 基本定位技術
3.8.2 網絡結構
3.8.3 標準體系
第4章 cdma2000空中接口概述
4.1 1S2000標準概況
4.2 1 S2000中的物理信道
4.3 1S2000中的邏輯信道及其與物理信道的映射
4.4 關于IS2000第3層所提供的業(yè)務
參考文獻
第5章 cdma2000物理層
5.1 cdma2000物理層概述
5.1.1 cdma2000物理層的關鍵性特征
5.1.2 cdma2000信道結構
5.1.3 CDMA系統(tǒng)時間
5.2 cdma2000物理信道
5.2.1 cdma2000前向物理信道
5.2. 2 cdma2000反向物理信道
5.2. 3 cdma2000反向物理信道
5.3.1 差錯控制技術
5.3.2 擴頻碼
5.3.3 擴頻調制
5.3.4 數據速率
5.3.5 基帶濾波
5.3.6 前向發(fā)送分集
5.3.7 功率控制
5.4 cdma2000調制解調技術
5.4.1 前向鏈路復擴頻
5.4.2 反向鏈路混和相移鍵控(HybridPhaseShiftKeying,HPSK)
參考文獻
第六章 cdma2000的第二層協(xié)議及接入與尋呼技術
6.1 cdma2000的第二層協(xié)議
6.1.1 cdma2000的MAC子層協(xié)議
6.1.2 cdma2000的LAC子層協(xié)議
6.2 cdma2000的接入過程
6.2.1 1S-95接入控制過程簡介
6.2.2 cdma2000的接入控制過程
6.2.3 接入過程中的切換
6.3 cdma2000的尋呼技術
6.3.1 1S-95的尋呼過程
6.3.2 cdma2000的尋呼過程
參考文獻
第7章 IS-2000的協(xié)議結構
7.1 1S-2000協(xié)議中各層的結構及功能
7.2 1S-2000協(xié)議中第3層信令的結構
7.3 1S-2000協(xié)議中的第3層信令協(xié)議
7.3.1 第3層協(xié)議體系描述
7.3.2 第3層協(xié)議消息流程及操作原理
7.4 1S-2000所支持的模擬操作
參考文獻
第8章 cdma20001xEV—DO/DV簡介
8.1 1xEV-DO(HDR)簡介
8.1.1 1xEV-DO的特點
8.1.2 1xEV-DO的體系結構
8.1.3 1EV-DO的物理層
8. 2 lxEV-DV簡介
8.2.1 lxEV-DV的基本要求
8.2.2 hEV-DV的關鍵技術
8.2.3 lxEV-DV的物理層
8.2.4 1xEV-DV的后向兼容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9章 cdma2000中的相關技術
9.1 Turbo碼
9.1.1 差錯控制編碼簡介
9.1.2 Turbo碼的編碼
9.1.3 Turbo碼的最大后驗概率(MAP)譯碼
9.1.4 Turbo碼的SOVA算法
9.1.5 自適應迭代Turbo譯碼器
9.1.6 Turbo碼在cdma2000中的應用
9.1.7 Turbo碼的性能分析
9.2 差錯控制技術
9.2.1 差錯控制的研究背景
9.2.2 差錯控制系統(tǒng)簡介
9.2.3 傳統(tǒng)的ARQ技術
9.2.4 混合ARQ(Hybrid ARQ)
9.2.5 自適應遞增冗余(Am)和鏈路自適應(LA,inkAdaptation)
9.2.6 (Ⅲ型)type·ⅢHARQ
9.2.7 1xEV-DV中的重傳機制
9.3 功率控制和切換
9.3.1 功率控制
9.3.2 切換
9.4 cdma2000的業(yè)務質量控制
9.4.1 業(yè)務分類
9.4.2 物理層(11)中的質量控制機制
9.4.3 第二層(L2)中的質量控制機制
9.4.4 第三層(L3)中的質量控制機制
9.5 cdma2000 1X的資源控制和1xEV的調度技術
9.5.1 cdma20001x的資源控制技術
9.5.2 1xEV的調度技術
9.6 前向分組數據信道參數表
參考文獻
第10章 鏈路預算基本方法
10.1 傳播模型
10.1.1 自由空間傳播模型
10.1.2 室外傳播模型
10.1.3 室內傳播模型
10.2 通信概率
10.2.1 對數距離路徑損耗模型
10.2.2 對數正態(tài)陰影
10.2.3 通信概率分類
10.3 容量估算
10.4 反向鏈路預算
10.4.1 反向鏈路預算舉例
10.4.2 反向鏈路預算的主要參數
10.5 前向鏈路預算
10.5.1 導頻信道前向鏈路預算
10.5.2 前向業(yè)務信道鏈路預算
10.5.3 鏈路平衡
參考文獻
第11章 cdma2000的網絡技術
11.1 cdma2000的網絡參考模型
11.1.1 網絡參考模型
11.1.2 主要網絡實體
11.1.3 主要網絡接口參考點
11.2. cdma2000無線接入網與核心網的接口
11.2.1 10S接口的作用與發(fā)展
11.2.2 10SV4.1標準的組織結構
11.2.3 10SV4.1的參考模型和協(xié)議結構
11.2.4 10SV4.1的業(yè)務特性;
11.2.5 10SV4.1的消息與定時器
11.2.6 10S標準的發(fā)展
11.2.7 cdma2000lxEV-DO los~n
11.3 cdma2000電路域網絡技術
11.3.1 ANSI-41標準的功能與發(fā)展
11.3.2 ANSI-41標準的組織結構
11.3.3 ANSI-41網絡的參考模型與協(xié)議結構
11.3.4 ANSI-41的典型功能介紹
11.4 cdma2000分組域網絡技術
11.4.1 總體描述
11.4.2 簡單IP
11. 4.3 移動IP
11.4.4 簡單Ⅳ與移動p的比較
11.4.5 分組域的網絡設計
11.5 未來的全P網絡技術
11.5.1 下一代網絡的發(fā)展趨勢
11.5.2 全p移動網的參考模型
參考文獻
第12章 移動短消息業(yè)務
12.1 短消息增值業(yè)務
12.2 短消息服務協(xié)議描述
12.2.1 網絡參考模型
12.2.2 SMS協(xié)議
12.2.3 SMS中繼層
12.2.4 SMS傳輸層
12.2.5 SMS電信業(yè)務層
12.3 cdma20001x系統(tǒng)對SMS的支持
12.3.1 概述。
12.3.2 SMS收發(fā)的具體流程
12.3.3 短消息的發(fā)送對系統(tǒng)性能和容量的影響
12.4 短消息業(yè)務的發(fā)展以及cdma20001x系統(tǒng)對其的支持
12.4.1 短消息業(yè)務的發(fā)展
12.4.2 cdma20001x系統(tǒng)對多媒體消息的支持
參考文獻
第13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業(yè)務模型
13.1 話音業(yè)務模型
13.2 TCP模型
13.2.1 TCP連接建立與釋放和流量控制過程
13.2.2 TCP模型的建立
13.3 HTTP業(yè)務模型
13.3.1 概述
13.3.2 業(yè)務測試和分析
13.3.3 具體仿真中的HTTP業(yè)務模型
13.3.4 HTTP業(yè)務模型的參數
13.3.5 前向鏈路HTTP業(yè)務模型
13.3.6 反向鏈路HTtP業(yè)務模型
13.4 FTP業(yè)務模型
13.4.1 前向鏈路FTP業(yè)務模型
13.4.2 反向鏈路FrP業(yè)務模型
13.4.3 WAP業(yè)務模型
13.5.1 WAP業(yè)務模型的特點
13.5.2 WAP業(yè)務模型的參數
13.5.3 前向鏈路WAP業(yè)務模型
13.5.4 反向鏈路WAP業(yè)務模型
13.6 近似實時的視頻模型
13.6.1 近似實時的視頻業(yè)務模型的特點
13.6.2 視頻業(yè)務模型的參數
13.7 31 程上業(yè)務模型應用舉例
13.7.1 話音業(yè)務
13.7.2 數據業(yè)務
13.8 有關的數學公式推導
13.8.1 對數正態(tài)分布隨機數的產生
13.8.2 Pareto分布的有關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