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科學理論與基礎知識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

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

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

定 價:¥29.30

作 者: 鄂大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40147643 出版時間: 2004-07-16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技術、微型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件系統、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高級語言與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概論、關系數據庫;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因特網及其應用、高速寬帶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概論等。本書適用于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茖W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yè)技術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和民辦高校使用,不僅可作為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計算機導論和信息技術概論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人員自學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信息與信息技術
1.1 探索信息的真諦
1.1.1什么是信息
1.1.2 從信息論到信息科學
1.1.3 香農對信息的定義
1.1.4 信息的度量
1.1.5 香農信息論的局限性
1.1.6 數據、消息、信號與信息
1.1.7 信息的基本特性
1.1.8 信息的基本作用
1.2 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
1.2.1 信息科學
1.2.2 信息技術
1.2.3 信息技術的核心
1.3 信息化與信息社會
1.3.1 什么是信息化
1.3.2 國家信息化指標
1.4 信息產業(yè)與信息人才
1.4.1 信息產業(yè)的概念
1.4.2 信息產業(yè)的特點
1.4.3 信息產業(yè)對人才的需求
1.4.4 IT人才的職業(yè)劃分與人才培養(yǎng)
第2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1  計算與計算科學
2.1.2 計算的描述
2.1.3 計算學科的根本問題
2.1.4 圖靈機與計算模型
2.2  計算機科學
2.2.1 計算機科學的產生背景與定義
2.2.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層次劃分
2.3  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
2.3.1 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2.3.2 字符的編碼
2.3.3 計算機邏輯基礎
2.3.4 計算機運算基礎
2.4  計算機系統
2.4.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4.2 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
2.4.3 工作站(Workstation)
2.4.4 巨型計算機(Supercomputer)
2.4.5 嵌入式計算機(Embedded Computer)
2.5  微電子技術簡介
2.5.1 微電子技術基礎知識
2.5.2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2.5.3 現代微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前景
第3章 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
3.1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3.1.1 微型計算機的主板
3.1.2 中央處理器
3.1.3 存儲器
3.2 計算機的輸入與輸出設備
3.2.1 輸入輸出設備概述
3.2.2 常用輸入設備
3.2.3 常用輸出設備
3.3 計算機的總線與接口
3.3.1 計算機總線的基本概念
3.3.2 計算機總線標準
3.3.3 ISA總線
3.3.4 PCI總線
3.3.5 計算機接口及標準
第4章 計算機軟件系統
4.1 計算機軟件的概念
4。1。1 計算機軟件的定義、特點
4。1。2 計算機軟件的發(fā)展階段
4.1.3 計算機軟件的分類
4.1.4 計算機軟件的基本內容
4。1。5 操作系統
4.2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4.2.1 從機器語言到高級語言的發(fā)展回顧
4.2.2 語言翻譯系統
4.2.3 第4代語言簡介
4.3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3.1 程序、數據結構、算法及其關系
4.3.2 結構化程序的基本邏輯結構
4.3.3 程序設計的一般步驟
4.3.4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3.5 程序設計的步驟
4.4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4.5 軟件工程
4。5.1 軟件工程與軟件過程
4。5.2 傳統方法學
4.5.3 面向對象方法學
4.5.4 軟件項目管理
4.6 軟件著作權保護
4.6.1 計算機軟件版權立法保護的歷史發(fā)展及現狀
4.6.2 計算機軟件版權保護的利與弊
4.6.3 計算機軟件單獨立法保護的必要性
4.6.4 我國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建立
第5章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5.1 多媒體的概念
5.1.1 媒體的分類
5.1.2 多媒體的定義
5.1.3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5.1.4 多媒體的關鍵特性
5.2 多媒體音頻信號處理
5.2.1 音頻信號的形式
5.2.2 模擬音頻信號的物理特征
5.2.3 音頻的數字化過程
5.2.4 聲音的采樣
5.2.5 量化
5.2.6 數字音頻的編碼
5.2.7 數字音頻的文件格式
5.3 多媒體圖形與圖像處理
5.3.1 計算機圖形處理的概念
5.3.2 計算機圖像處理的概念
5.3.3 圖形與圖像的區(qū)別與聯系
5.4 圖像的數字化過程
5.4.1 圖像數字化概述
5.4.2 圖像的采樣
5.4.3 圖像的量化
5.4.4 圖像的編碼與壓縮
5.4.5 矢量圖與位圖
5.4.6 圖像文件格式
5.5 多媒體圖像壓縮與編碼技術
5.5.1 信息為什么能壓縮
5.5.2 預測編碼
5.5.3 變換編碼
5.5.4 統計編碼
5.5.5 靜態(tài)圖像壓縮標準JPEG
5.5.6 運動圖像壓縮標準MPEG
5.5.7 MPEG-1的實現過程
第6章 計算機網絡技術
6.1 通信技術
6.1.1 計算機與通信
6.1.2通信系統模型
6.1.3 數據傳輸的概念與分類
6.1.4 典型的通信接口與標準
6.2 計算機網絡
6.2.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6.2.2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6.2.3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6.3 網絡傳輸媒體
6.3.1 有線媒體
6.3.2 無線媒體
6.4 計算機網絡協議
6.4.1協議的概念
6.4.2標準與標準化組織
6.4.3開放系統互連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OSI/RM)
6.4.4網絡協議實例分析
6.4.5網絡互連設備
6.5 高速寬帶網絡技術
6.5.1異步傳輸模式
6.5.2 高速以太網
6.5.3 波分多路復用
6.5.4 無線網絡
第7章 因特網及其應用
7.1 因特網的基本概念
7.1.1 Internet、Intranet
7.1.2 域名、域名系統(Domain Name System)、Internet域名空間
7.2 因特網協議TCP/IP
7.3 因特網接入技術
7.3.1 撥號連接
7.3.2 局域網
7.3.3 寬帶連接
7.3.4 無線連接
7.3.5 其它連接方式
7.4 因特網的服務與資源
7.5 網絡安全
7.5.1 網絡安全基本術語
7.5.2 網絡系統的安全威脅
7.5.3 網絡系統的安全性
7.5.4 網絡系統安全結構
7.5.5 網絡應用系統安全體系
7.5.6 局域網安全解決方案
7.5.7 廣域網安全解決方案
7.6 網絡信息組織與發(fā)布
7.6.1 超文本與超媒體
7.6.2 數據流傳輸技術
7.6.3 網頁制作與工具
7.6.4 流媒體技術
7.6.5 網上音頻與視頻的實時播放
7.7 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7.7.1 網站的建設
7.7.2 網站的管理
第8章數據庫技術基礎
8.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fā)展
8.1.1人工管理階段
8.1.2 文件系統階段
8.1.3 數據庫系統階段
8.2 數據模型
8.2.1 由現實世界到數據世界
8.2.2 數據模型
8.2.3 層次模型
8.2.4 網狀模型
8.2.5 關系模型
8.3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與模式結構
8.3.1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8.3.2 數據庫系統三級模式結構
8.3.3 數據庫系統研究的范圍
8.3.4 學習使用數據庫應掌握些什么
8.4 數據庫技術的發(fā)展
8.4.1 傳統數據庫技術的發(fā)展
第9章 關系數據庫
9.1 關系數據庫理論
9.1.1 關系模型的特點
9.1.2 關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及術語
9.1.3. 關系所具有的基本性質
9.1.4 關系模型支持的三種基本運算
9.2 關系數據庫設計
9.2.1 數據庫設計的全過程
9.2.2 需求分析階段
9.2.3 概念結構設計
9.2.4 邏輯結構設計
9.2.5 物理結構設計
9.2.6 數據庫的實施和維護
9.3 數據庫的概念模型設計
9.3.1 E-R方法
9.3.2 由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
9.4 關系完整性
9.4.1 實體完整性
9.4.2 參照完整性
9.4.3 用戶定義的完整性
9.5 關系的規(guī)范化
9.5.1 為什么要對關系進行規(guī)范化
9.5.2 函數依賴的概念
9.5.3 關系的范式
9.5.4 關系規(guī)范化小結
9.6 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
9.6.1 基本概念
9.6.2 數據定義
9.6.3 數據更新
9.6.4 查詢
9.6.5 視圖
9.6.6 訪問控制
第10章 信息系統概述
10.1信息系統的概念
10.1.1 輸入、處理、輸出與反饋
10.1.2 信息系統的結構
10.1.3 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
10.2 系統與建模
10.2.1 系統組成和概念
10.2.2 系統性能和標準
10.2.3 系統變量和參數
10.2.4 系統建模的描述工具
10.3信息系統的分類
10.3.1 事務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
10.3.2 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10.3.3 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
10.3.4 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
10.3.5 其它信息系統
10.4  電子商務與因特網
10.4.1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10.4.2 電子商務(EC, Electronic Commerce)
10.4.3 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第11章信息系統的開發(fā)模型
11.1信息系統開發(fā)的一般過程
11.2 生命周期法
11.3原型法
11.4面向對象的開發(fā)方法
11.4.1 面向對象技術及其基本性質
11.4.2 面向對象的方法學
11.4.3 軟件設計風格
11.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11.6 CASE方法與工具
11.6.1 CASE方法的基本概念
11.6.2 CASE工具的分類
11.7選擇適當的開發(fā)方法
第12章 信息系統安全與管理
12.1 信息犯罪及其預防
12.1.1 信息犯罪的基本類型
12.1.2 信息犯罪的主要特征
12.1.3 計算機犯罪的手段
12.2 計算機病毒
12.2.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特點
12.2.2 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方式癥狀
12.3 信息與網絡安全體系的構建
12.3.1 信息安全
12.3.2 網絡信息安全的層次結構
12.3.3 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
12.3.4安全體系結構是信息安全的基礎和準則
12.3.5 協議在信息安全中的橋梁作用
12.3.6 芯片的技術發(fā)展也是信息安全的關鍵
12.3.7 有效的管理監(jiān)控更是信息安全的保障
12.3.8 信息的檢測評估是信息安全的最終考驗
12.4 防火墻技術
12.4.1 防火墻基本知識
12.4.2設置防火墻的目的
12.4.3防火墻的基本準則
12.4.4設置防火墻的作用
12.4.5防火墻失效之處
12.4.6 防火墻的基本類型
12.4.7防火墻必須使用安全的身份認證
12.4.8防火墻關鍵技術
12.5 信息安全管理
12.5.1 信息安全的分層管理
12.5.2 信息安全管理標準
12.5.3 構建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12.6 信息政策與法規(guī)
12.6.1 信息道德
12.6.2 國外的信息政策與法規(guī)
12.6.3 我國的信息政策與法規(guī)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