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字仁甫,初名恒,后改字太素,號蘭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省河曲縣),金亡后曾寓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出身望族,其父白華、伯父白賁,均以詩文名世。生于金亡之際,六歲時金朝滅亡,遭遇喪亂,父隨哀宗出奔,母被蒙古軍擄掠。幸遇“一代文宗”元好問,攜其與姐姐二人流寓聊城,寄居冠氏,長達四年之久。一生幾次曾被人舉薦,但隱居田園,拒不入仕。寄情山水十多年,游歷大江南北,創(chuàng)作戲劇曲詞,卓然大家。據《錄鬼簿》著錄,共有雜劇十五種,現存三種:《墻頭馬上》描寫李千金與裴少俊的愛情故事,“清雋明快,俊美警拔”;《梧桐雨》繪演唐明皇與楊貴妃悲劇,“詞彩典雅”、“雄渾高華”;《東墻記》描摹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清新娟麗,質樸自然。另存有殘劇兩部:《流紅葉》塑造宮女形象,刻畫人物栩栩如生;《箭射雙雕》描繪漢將李克用降伏周德威故事。其散曲今存四十首。他與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獨具特色,風格清新自然,濃麗俊美,在關漢卿之下,堪稱“四大家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