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多元,而且立體。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照中國文化,對于深入把握其本質特點,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本書采取文化大融合這一角度來觀照中國文化,主要是為了在今后的文化發(fā)展與構建中吸取經驗教訓,同時也是為了時下與今后的世界文化融匯交流。把自己的文化演進史梳理清楚,既能使自己對新文化建構與世界文化融匯交流做到心中有數,也能使別人看得分明。 憑心而論,本書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還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比如我認為殷都屢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東西兩大文化集團(以龍、鳳為圖騰的文化集團)勢力的彼此消長;關于楚國的神祗譜系問題,特別是《云中君》與"后土"的關系問題;關于顓項與少吳的關系問題,以及關于邱處機將小因果轉變?yōu)榇笠蚬麊栴}等等。當然人們可以不贊成我的見解,我的見解也未必一定正確,比如對邱處機的看法問題。但我認為,即使我的見解不正確,卻仍然為學術界提出了一個頗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即佛教講因果報應,道教原本不講因果報應,但很明顯,自遲從全真教開始,即從王重陽及其弟子"北七真"開始是很強調善行之修煉的。那么,道教到底什么時候開始也講因果報應,它與佛教的因果報應有什么不同等等,顯然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提不出新問題,學術研究就很難深入下去,提出了新問題,雖然給予的答案未必正確,但可以拋磚引玉。本書希望能起到這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