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既有時代的烙痕,也有史家的激情與理想,只在站在社會發(fā)展進程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與創(chuàng)作輝煌的史學。因此,我想,一部好的史學著作,應當建立于開闊的視野之上,而不應僅僅局限于繁多的細節(jié),刻意賦予它們一種固化的思維理論,用假想的結論去尋找眾多的論據(jù)。在教條與形而上學的研究模式下,常常是沒有研究就已經出現(xiàn)結果,或陷入狹隘的文學辯論,從而失去思想的源泉,遠離了人類精神的歷程。史學著作不應僅僅成為只有學者才能讀懂的工具書,而應更多地啟迪人們的智慧,呼喚人類的精神。這部論著從明代目錄學著作中的史部分類切入,在把握明代學者對史學發(fā)展及史書流別認識的同時,考察了明代史學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特色。以明正德朝為界限,分前后兩個階段展示了明代史學發(fā)展的特色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