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微濾、超濾、反滲透和電除鹽等四種膜分離技術。全書共十三章,內容包括微濾、超濾、反滲透的理論與應用技術、電除鹽設備、電除鹽系統(tǒng)的設計與運行等。為了便于讀者了解電除鹽的原理,書中還介紹了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的基本原理。 本書可供從事水處理系統(tǒng)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作為現(xiàn)場運行、檢修人員的培訓教材,亦可供高等院校水質工程、環(huán)境工程、水務工程、給水排水等專業(yè)師生參考。 前言 近年來,水處理應用技術取得了跨越式的發(fā)展,重要標志是膜技術的大量應用。膜技術用于水處理工程,工藝簡單、運行維護方便、環(huán)境友好、產品水質量穩(wěn)定可靠,受到了普遍歡迎。 微濾、超濾、反滲透和電除鹽是目前水處理領域中最為常用的四種膜分離技術,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它們的基本原理、特點、設備構造和工藝組成。與傳統(tǒng)混凝、澄清、過濾、除鹽技術相比,這四種膜分離技術可稱之為新的水處理技術。技術就是生產力,膜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水工業(yè)的發(fā)展;水處理中膜技術的應用,反過來為進一步完善膜分離技術積累了許多經驗。經驗教訓是寶貴的,本書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試圖全面總結這4種技術在工程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旨在提高從業(yè)人員的運行、維護水平。 目前,我國水污染問題十分突出,水處理對象千差萬別。在實際工程中,僅用傳統(tǒng)技術往往不能解決問題,需要與新的水處理技術結合使用。掌握膜分離技術,有助于我們設計出形式多樣、日臻完美的水處理系統(tǒng)。 筆者將主要設備為膜分離裝置的水處理系統(tǒng)稱為全膜水處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所涉及到的膜技術稱全膜水處理技術。值得指出的是,絕對的全膜水處理系統(tǒng)在生產中很難實現(xiàn),水處理工藝發(fā)展的趨勢是新老技術的交叉、融合,為的是揚長避短。因此,全膜水處理系統(tǒng)可以認為是以膜技術為主要水處理手段的一種水處理系統(tǒng)。 目前,有關電除鹽設備內部的物理化學過程的研究并不充分,雖然可以把電除鹽設備中的傳質過程看成是離子交換過程和電遷移過程的疊加,但尚沒有建立起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的成熟理論。為此,本書在第九章、第十章介紹了離子交換過程,第十一章介紹了電遷移過程。 本書由武漢大學周柏青主編并統(tǒng)稿,參加編寫的有南陽理工學院周曉蔚(第一、七、八章)、海軍工程大學王曉偉(第二、三、五章)、武漢大學的周柏青(第二、四-八、十一章)、武漢大學夏中明(第十、十二章)、武漢大學陳志和(第十章)、武漢藝達水處理有限公司鄒向群(第十二、十三章)。 歐梅塞爾(北京)膜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仝志明博士(第一-八章、第十一~十三章)、武漢大學錢達中教授(第九、十章)對本書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在此謹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書涉及面較廣,加之編者水平所限,錯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