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及其歷史地位 (1) 第一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 (2) 第二節(jié) 毛澤東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8) 第三節(jié) 毛澤東思想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及其特點 (10) 第四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及其特點 (16) 第五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23)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及其基本綱領 (30) 第一節(jié) 近代中國社會的變化及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31) 第二節(jié) 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35) 第三節(jié) 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8) 第四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54) 第五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 (68)第三章 武裝斗爭和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論 (77) 第一節(jié) 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 (79)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zhàn)爭 (85) 第三節(jié) 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論 (88) 第四節(jié) 人民軍隊的建設和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102)第四章 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理論和策略思想 (111) 第一節(jié) 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 (112) 第二節(jié) 在中國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5) 第三節(jié) 各個不同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及其特點 (117) 第四節(jié) 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要經驗 (126) 第五節(jié) 社會主義時期統(tǒng)一戰(zhàn)線仍是一大法寶 (135)第五章 黨的建設的學說 (145) 第一節(jié) 建設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項偉大工程 (147) 第二節(jié) 不同時期黨的建設及其成果 (153) 第三節(jié) 黨的自身建設與中國革命、建設的關系 (160) 第四節(jié) 黨的自身建設學說的基本內容 (164) 第五節(jié) 執(zhí)政黨的自身建設 (173)第六章 中國革命的主要經驗和主要綱領 (179) 第一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 (180) 第二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中國革命經驗的基本總結 (188) 第三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體系 (191) 第四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197) 第五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的組織形式 (200)第七章 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 (207) 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征 (208) 第二節(jié) 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 (212) 第三節(jié)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215) 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 (221) 第五節(jié)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228)第八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233)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中國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 (234) 第二節(jié) 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的學說 (239)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 (244) 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 (251) 第五節(jié)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62)第九章 掌握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 (265) 第一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266)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275) 第三節(jié) 與時俱進,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 (278) 附:課程大綱 (288)參考文獻 (310)后記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