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論基礎建設
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tǒng)一的科學體系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3.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
4.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
5.用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6.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7.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9.人的全面發(fā)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的關系
10.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11.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xié)調發(fā)展
12.“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思想的重要意義
13.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看“全球化”
14.正確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 思想道德建設
15.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6.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改革實踐對人們思想的影響
17.科學理解共產主義理想及其追求
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系
19.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20.公民道德責任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1.為人民服務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22.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導向
23.建立與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相協(xié)調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科學依據(jù)
24.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成就、經驗與啟示
25.“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方略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26.新時期要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思想道德建設
27.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8.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29.愛國主義精神的當代要求及其價值
30.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當代價值
31.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先進文化精神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32.思想政治教育對個人發(fā)展的意義
33.網絡化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戰(zhàn)
34.宣傳思想工作要做到“三貼近”
第三部分 黨的建設理論
35.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36.深化對于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認識
37.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
38.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39.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辯證統(tǒng)一
40.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tǒng)一論者
41.與時俱進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fā)展
42.創(chuàng)新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43.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