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一。寧波傳統曲藝源遠流長,在唐代已經萌芽,宋代嶄露頭角。五代時“宣卷”傳入明州,寧波開始有人創(chuàng)作這種曲藝作品。南宋寧波已有盲人唱“朝報”(官方新聞),后來演變?yōu)閷幉ㄐ侣?。而明清產生的四明南詞、寧波走書等更是深入民眾,遍及城鄉(xiāng)。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民文化消費的多樣化,絢麗多姿的現代文化極大地分流了文化受眾,傳統曲藝已失去了往日茶樓書場、村頭街尾一呼百應、觀眾如堵的盛況。但是,寧波傳統曲藝這叢富有本土特色的文藝奇葩,是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標志性的印記,是寧波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保護和搶救這一優(yōu)秀民間文化,應該成為我們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