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KahlilGibran),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臨海的貝什里村一個基督教家庭。這個地方古時屬于敘利亞,孕育了基督與腓尼基文化,誕生過許多先知。整個圣谷被雪松林圍繞,下樹參天,海風送來地中海的濤聲。大自然的靈氣,是紀伯倫創(chuàng)作的繆斯女神,使他一生向往美、眷戀大自然,渴求探索宇宙的奧秘。紀伯倫的創(chuàng)作前期,主要是從事小說的創(chuàng)作。他先后發(fā)表了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和中篇小說《被折斷的翅膀》。前一部短篇小說集包括3個短篇小說:《世紀的灰和永恒的火》、《瑪爾塔·巴尼婭》和《狂人約那》。這部短篇小說集矛頭直指那些封建教權勢力,抨擊了封建暴政的可惡,譴責了屈從的可恥,歌頌了抗爭的可貴。后一部短篇小說集包括4個短篇:《瓦麗黛·哈尼》、《墳墓里的吼聲》、《新婚的床》和《叛教者哈利勒》。它發(fā)出了苦難深重的阿拉伯人民的呼聲。由于這些短篇小說歌頌了叛逆和反抗,紀伯倫被教會開除教籍并被土耳其當局驅逐出黎巴嫩。紀伯倫創(chuàng)作的后期,主要是進行散文和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紀伯倫轉入散文詩的創(chuàng)作后,從1913年起,用阿拉伯文發(fā)表了《淚與笑》、《行列圣歌》、《暴風集》、《珍趣篇》等散文詩集。在這些作品中,表現(xiàn)了他對愛與美的渴望,也表現(xiàn)了他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譴責了西方的文明等。1918年起,開始用英文寫作,接連發(fā)表了好幾部散文詩集,如《瘋人》、《先驅者》、《先知》、《沙與沫》、《流浪者》、《先知園》等。這些作品表現(xiàn)了他深邃的哲理思想和巨大的諷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