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頁制作視頻/音頻/流媒體多媒體系統(tǒng)

多媒體系統(tǒng)

多媒體系統(tǒng)

定 價:¥36.00

作 者: (德)斯坦梅茨(Steinmetz, R.), (美)納哈斯泰德(Nahrstedt, K.)著;安博一, 王琛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外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
標 簽: 多媒體技術

ISBN: 9787302121879 出版時間: 2006-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28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學科教育進行了較大的改革,急需一批門類齊全、具有國 際水平的計算機經典教材,以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引進國外經典教材,可以了解并吸收國際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使我國的計算機學科教育能夠與國際接軌,從而培育更多具有國際水準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增強我國信息產業(yè)的核心競爭力。Pearson、Thomson、McGraw-Hill、Springer、John Wiley等出版集團都是全球最有影響的圖書出版機構,它們在高等教育領域也都有著不凡的表現(xiàn),為全世界的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優(yōu)秀教材。為了滿足我國高等學校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需要,我社計劃從這些知名的國外出版集團引進計算機學科經典教材。 為了保證引進版教材的質量,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并成立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外版教材 編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編委會"),旨在對引進教材進行審定、對教材翻譯質量進行評審。 "編委會"成員皆為全國各類重點院校教學與科研第一線的知名教授,其中許多教授為各校相關院、系的院長或系主任。"編委會"一致認為,引進版教材要能夠滿足國內各高校計算機教學與國際接軌的需要,要有特色風格,有創(chuàng)新性、先進性、示范性和一定的前瞻性,是真正的經典教材。為了保證外版教材的翻譯質量,我們聘請了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yè)教學與科研第一線的教師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擔綱譯者,其中許多譯者為海外留學回國人員。為了盡可能地保留與發(fā)揚教材原著的精華,在經過翻譯和編輯加工之后,由"編委會"成員對文稿進行審定,以最大程度地彌補和修正在前面一系列加工過程中對教材造成的誤差和瑕疵。 由于時間緊迫和能力所限,本套外版教材在出版過程中還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和遺憾,歡迎 廣大師生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讀者朋友積極向我們推薦各類優(yōu)秀的國外計算機教材,共同為我國高等學校的計算機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Rakfsteubnetz是德國Darmstadt理工大學多媒體通信方面的教授,同時也是遠程媒體中心委員會的主席。目前,他正和其他研究者共同致力于實現(xiàn)“真正無縫的多媒體通信”。Steinmetz與他人合著的作品多達百部。此外他還是很多專業(yè)委員會的成員、ICCC的管理者,并且是IEE和ACM的高級會員。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跨學科的多媒體    1
1.2  本書內容    2
1.3  本書結構    3
1.3.1  服務質量    4
1.3.2  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    4
1.3.3  多媒體網絡互聯(lián)和通信    4
1.3.4  同步    4
1.4  深入學習多媒體的相關資源    5
第2章  服務質量    6
2.1  需求和限制    6
2.1.1  實時的概念    6
2.1.2  截止時間    7
2.1.3  實時系統(tǒng)的特征    7
2.1.4  多媒體系統(tǒng)的實時需求    8
2.1.5  服務和協(xié)議需求    9
2.1.6  處理和通信約束    10
2.2  服務質量的概念    10
2.2.1  質量分層    11
2.2.2  服務對象    12
2.2.3  QoS規(guī)范    12
2.2.4  QoS參數(shù)值和服務類別    14
2.2.5  質量感知的服務模型    16
2.3  資源    17
2.3.1  資源管理    18
2.3.2  資源管理的需求    19
2.3.3  連續(xù)流模型    19
2.4  建立階段    23
2.4.1  QoS協(xié)商    24
2.4.2  QoS轉換    28
2.4.3  QoS縮放    30
2.4.4  QoS路由    32
2.4.5  接納控制    35
2.4.6  預留    36
2.5  多媒體呼叫的運行階段    41
2.5.1  流量整形    41
2.5.2  速率控制    44
2.5.3  錯誤控制    46
2.5.4  QoS和資源監(jiān)控    49
2.5.5  QoS再協(xié)商和適配    50
2.6  QoS管理體系結構    52
2.7  結束語    53
第3章  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    55
3.1  進程管理    56
3.1.1  實時的處理需求    56
3.1.2  傳統(tǒng)的實時調度    57
3.1.3  實時調度:系統(tǒng)模型    57
3.1.4  軟實時調度概念    59
3.1.5  調度策略    66
3.1.6  原型操作系統(tǒng):案例分析    73
3.2  進程間通信和同步    77
3.3  存儲器管理    77
3.3.1  存儲器管理的預留概念    78
3.3.2  緩沖區(qū)管理技術    78
3.3.3  客戶端/服務器系統(tǒng)的緩沖區(qū)管理    80
3.4  設備管理    82
3.5  系統(tǒng)體系結構    84
3.5.1  基于UNIX的系統(tǒng)    86
3.5.2  QuickTime    87
3.5.3  Windows多媒體擴展    88
3.5.4  OS/2 MMPM/2    90
3.6  結束語    91
第4章  媒體服務器    92
4.1  體系結構    93
4.2  存儲設備    95
4.2.1  磁盤布局    95
4.2.2  區(qū)位記錄    96
4.2.3  文件結構    97
4.3  磁盤控制器    98
4.3.1  數(shù)據(jù)存放    98
4.3.2  重組    103
4.4  存儲器管理    104
4.4.1  磁盤管理    105
4.4.2  傳統(tǒng)的磁盤調度    106
4.4.3  多媒體磁盤調度    109
4.4.4  接納控制    115
4.4.5  副本    116
4.4.6  支持不同類型磁盤    118
4.5  文件系統(tǒng)    119
4.5.1  傳統(tǒng)的文件系統(tǒng)    120
4.5.2  多媒體文件系統(tǒng)    122
4.5.3  多媒體文件系統(tǒng)舉例    122
4.6  內存管理    127
4.6.1  交替緩存策略    127
4.6.2  通用交替緩存策略    127
4.6.3  批處理法    127
4.6.4  背負法    128
4.6.5  內容插入    128
第5章  網絡    129
5.1  服務、協(xié)議和層    129
5.1.1  服務和協(xié)議的需求    129
5.1.2  ISO-OSI模型的層    130
5.2  網絡    132
5.2.1  以太網    133
5.2.2  千兆位以太網    134
5.2.3  令牌環(huán)    135
5.2.4  100VG AnyLAN    140
5.2.5  光纖分布式數(shù)據(jù)接口    141
5.2.6  ATM網絡    147
5.3  城域網    153
5.3.1  分布式隊列雙總線    154
5.3.2  Orwell    156
5.3.3  MAN與ATM網絡的連接    157
5.4  廣域網    158
5.4.1  傳統(tǒng)的廣域網    158
5.4.2  基于ATM的B-ISDN    160
5.5  結束語    168
第6章  通信    169
6.1  傳輸子系統(tǒng)的需求與約束    169
6.1.1  來自用戶層和應用層的需求    169
6.1.2  來自處理和協(xié)議的約束    170
6.2  傳統(tǒng)的網絡協(xié)議及其對多媒體的支持    170
6.2.1  IPv4    171
6.2.2  IPv6    173
6.2.3  多播的支持    177
6.3  傳統(tǒng)傳輸協(xié)議及其對多媒體的支持    181
6.3.1  傳輸控制協(xié)議    181
6.3.2  用戶數(shù)據(jù)報協(xié)議    185
6.4  支持網絡QoS的新協(xié)議    186
6.4.1  預留的概念    186
6.4.2  早期的預留協(xié)議    187
6.4.3  Internet綜合業(yè)務    188
6.4.4  資源預留協(xié)議    188
6.4.5  其他預留方式    191
6.4.6  Internet差別化服務    191
6.5  多媒體傳輸?shù)男聟f(xié)議    192
6.5.1  傳統(tǒng)的多媒體傳輸協(xié)議    192
6.5.2  實時傳輸協(xié)議    194
6.5.3  多播環(huán)境下多樣性需求的處理    199
6.5.4  可靠的多播傳輸    201
6.6  結束語    201
第7章  群組通信    203
7.1  計算機支持協(xié)同工作    203
7.2  體系結構    205
7.3  應用程序的聯(lián)合使用    206
7.3.1  會議    208
7.3.2  會議控制    209
7.4  會話管理    211
7.4.1  體系結構    211
7.4.2  會話管理    212
7.5  Internet協(xié)議及其在MBone中的應用    213
7.5.1  協(xié)議    214
7.5.2  MBone應用    217
7.5.3  MBone應用中協(xié)議的聯(lián)合使用    221
7.6  結束語    222
第8章  同步    223
8.1  同步的概念    223
8.1.1  對象內部的同步與對象間的同步    225
8.1.2  時間相關的演示單元    225
8.2  多媒體系統(tǒng)中同步的特殊性    229
8.2.1  概述    229
8.2.2  唇同步的需求    232
8.2.3  指針同步的需求    235
8.2.4  基本媒體同步    237
8.2.5  現(xiàn)有同步機制分析    239
8.3  演示的需求    240
8.4  同步的參考元素    240
8.5  同步類型    240
8.5.1  現(xiàn)場同步的概述    241
8.5.2  綜合同步的概述    241
8.5.3  其他現(xiàn)場同步    241
8.5.4  綜合同步    243
8.6  與同步相關的系統(tǒng)組件    245
8.7  多媒體同步參考模型    246
8.7.1  現(xiàn)有的分類方法    246
8.7.2  同步參考模型    247
8.7.3  分布式環(huán)境下的同步    250
8.7.4  同步參考模型的特征    253
8.8  同步參數(shù)    255
8.9  多媒體同步的參數(shù)方法    258
8.9.1  基于間隔的同步參數(shù)化    258
8.9.2  基于軸的同步    260
8.9.3  基于控制流的參數(shù)化    262
8.9.4  基于事件的同步    266
8.9.5  腳本    267
8.9.6  同步參數(shù)化方法的總結    268
8.10  案例分析    268
8.10.1  MHEG的同步    268
8.10.2  HyTime    270
8.10.3  Firefly系統(tǒng)    272
8.10.4  MODE系統(tǒng)    274
8.10.5  多媒體Tele-Orchestra    276
8.10.6  Little架構    277
8.10.7  ACME    279
8.10.8  其他同步系統(tǒng)    280
8.11  小結和討論    28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