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本書因其最新最全面的論述、直觀的組織結構、嚴密而又易懂的分析得到了廣泛的贊譽。本版不僅對全球化、移民,以及諸如知識產權等頗富吸引力的問題展開了討論,而且還提供了有關世界貿易組織、日本經濟停滯和歐元的最新報道。新章節(jié)簡要地說明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東亞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妒澜缳Q易與國際收支》因其最新最全面的論述、直觀的組織結構、嚴密而又易懂的分析得到了廣泛的贊譽。除了這些顯著的特點外,第九版不僅對全球化、移民,以及諸如知識產權等頗富吸引力的問題展開了討論,而且還提供了有關世界貿易組織、日本經濟停滯和歐元的最新報道。有關“新興市場危機”的新章節(jié)簡要地說明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東亞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對經濟相互依存和總供給的論述得到了更新,并擴展成兩章,即“經濟相互依存和協(xié)調”與“供給和通貨膨脹”。總之,新版《世界貿易與國際收支》為學生在未來從事國際貿易和金融研究提供了所需的理論和實際教益。特點:對最新數(shù)據和新聞報道的全面整合,包括有關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化的最新發(fā)展。新增了論述“新興市場危機”的第24章。對先前各版論述的經濟相互依存作了重大修改,并形成了新的第25章“經濟相互依存和協(xié)調”。 新的第26章“供給和通貨膨脹”不僅包括了有關通貨膨脹的新資料和角點假說,而且還論述了總供給。 圖書目錄第1章 導言 1.1 國際經濟學的主題 1.2 國際貿易的模式 1.3 本書的組織結構第1篇 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型第2章 商品貿易 2.1 貿易所得 2.2 自由貿易均衡 2.3 產品差異和行業(yè)內貿易 2.4 有關自由貿易的爭論 2.5 總結本章習題進一步閱讀的建議附錄 盒狀圖和契約曲線第3章 資源流動帶來的貿易所得的增加 3.1 生產可能性曲線和自給自足的生產均衡 3.2 貿易和比較優(yōu)勢 3.3 規(guī)模經濟和世界貿易 3.4 貿易所得的來源:一個扼要的論述 3.5 自由貿易和進口需求行為 3.6 總結本章習題進一步閱讀的建議附錄A 規(guī)模報酬不變和機會成本遞增附錄B 提供曲線第4章 基本貿易模型的應用和解釋 4.1 國外的沖擊和貿易條件 4.2 保護進口競爭產品 4.3 增長和貿易 4.4 轉移問題 4.5 基本模型的擴展 4.6 貿易和市場結構 4.7 總結本章習題進一步閱讀的建議附錄 穩(wěn)定問題第2篇 貿易模式、收入、分配與增長第5章 技術和生產率:李嘉圖模型 5.1 國際貿易發(fā)生之前 5.2 國際貿易:比較成本的作用 5.3 自由貿易均衡 5.4 國際工資差異和生產率 5.5 多種商品和多個國家 5.6 全球化:生產率沖擊和技術外溢 5.7 非貿易品 5.8 總結本章習題進一步閱讀的建議附錄A 過渡性失業(yè)第6章 貿易和國內收入分配:特定要素模型 6.1 報酬遞減和要素雇用 6.2 封閉經濟中的產出和收入分配 6.3 自由貿易中的收入分配 6.4 要素稟賦的增長 6.5 政治經濟學問題 6.6 貿易模式 6.7 另一種解釋:特定資本或勞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