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采用手工宣紙制作,紋理美觀、細膩柔韌、耐折疊、潔白勻密、潤墨性好、防腐防蛀、抗老化等良好性能,有“紙壽千年”的美譽,是極品藏書的最佳選擇用紙。許多重要的文書典籍、書畫珍品大多由宣紙得以傳存。本系列圖書是“手工宣紙珍本再造工程”組成部分。 千錘百煉 歷代見奇手工宣紙主產于安徽涇縣(古代屬宣城郡),故名“宣紙”。一般在芒種前后砍竹,在塘中漚100天;然后以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特定的藥物配制,經過捶洗、蒸煮、漂洗、發(fā)酵和調漿等多至上百道工序,出品往往需費時一至兩年。手工宣紙簾紋自然,抗拉力強,可長期保持其耐折度和色澤度,是極品藏書的最佳選擇用紙。不蠹不腐 紙壽千年手工宣紙從宋代起就配有殺蟲驅毒功能的天然植物制劑,具有防蠹作用?,F存的宋版書至今完好,未見蟲蠹跡象。同時,手工宣紙堅韌柔軟,潔白勻密,耐老化,耐破裂,潤墨性佳,宜書宜畫,有“紙壽千年”的美譽。手工宣紙成為傳統(tǒng)書畫藝術及歷代一些重要的檔案資料、珍貴圖書、裝潢裱托、碑文拓片等的專用紙。有鑒于此,國家質監(jiān)局新近授予宣紙為原產地域產品國家標準,并受國際產權保護。出版說明書法是漢字文化所獨有的一門藝術。作為文字不僅記載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同時也以一種藝術形式表達著漢語文化的情感。今天,書法既是現代國人與古圣先賢進行心靈對話的有形紐帶,也是世界識別漢語文化的視覺符號。書法藝術具有生動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文化、美學內涵,這是舉世公認的。隨著漢字的演變,形成了以篆隸、楷、行、草為主的書法藝術表現形式與風格。隸書產生於漢末,是漢隸省卻波磔、增加鉤并避免草率,逐步演變而成,楷書由隸書演進、轉變的過程,凝聚、貫穿著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源於人們對書寫快速、簡化和審美的需求。楷書的藝術語言(用筆和結體等方面)明顯不同於其他書體。它既無隸書的平面感,也沒有行書和草書的流動形態(tài),而是一種立體平正的形態(tài)。其藝術語言的不同決定了其藝術風格的不同,其藝術表現力和實用性等方面與其他書體都不盡相同。本書匯集了唐宋至清代的楷書碑刻和墨跡十余種,力求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了楷書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特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楷書經歷了形成與興盛、復興與發(fā)展兩個重要階段,通過對這兩個階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們期望收藏家和後者從中可以獲得對楷書藝術更高層次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