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壇,人才濟濟,書家輩出,書風以繼承[二王]為多,唯有倪元璐、黃道周、傅山不囿古法,自成一格,他們的作品一直被后人所稱頌。黃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號石齋,是明末著名的文學家、天文學家和書法家。他曾任南明吏部、兵部尚書,積極招募義兵,抵御清軍南進,不幸兵敗被俘,殉節(jié)于南京。死前留下“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的絕命書。傅山,字青竹,車嗇廬,山西陽曲人。他一生酷愛學習,博覽群書,他的[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的[四寧四毋]之藝術見解,對于書法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書畫家。進士出身,歷官至戶、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謚文正。秦祖永《桐陰論畫》中說:"元璐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極超逸。"康有為曾評:"明人無不能行書,倪鴻寶新理異態(tài)尤多。"行草書用筆蒼古勁爽,結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寬疏,注重節(jié)奏變化,書法以氣骨見長。工書畫,擅長行、草書。他的用筆和黃道周有相似之處,風格上黃道周偏于遒麗,而倪元璐側重奇?zhèn)?。倪元璐書法是由學顏真卿而上溯王羲之、王獻之,突破了明末柔媚的書風,創(chuàng)造了具有強烈個性的書法,對清末民國初年的書風有過一定的影響。傳世作品有《舞鶴賦卷》、《行書詩軸》、《金山詩軸》等。著有《倪文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