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戲劇研究中,盧前無疑是很值得矚目的人物之一。在整個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盧前在當時的文壇和學術界,特別是以南京為核心的江南文化圈,是一個極為活躍的人物。但近半個世紀以來,他似乎被人們漸漸淡忘了。 1905年3月2日,盧前出生于南京一書香故家,原名正紳,后改名前,字冀野,自號小疏,別號飲虹,別署江南才子、飲虹簃主人中興鼓吹者等。盧前畢業(yè)于東南大學,是曲學大家吳梅先生的得意門生,身兼詩人、文學和戲劇史論家、散曲作家、劇作家多重身分。他先后受聘于金陵大學、暨南大學、中央大學等學府,講授文學、戲劇,并曾任《中央日報·泱泱副刊》主編、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四屆參議員、國立音樂??茖W校校長、南京市文獻委員會主任、南京通志館館長等多職。解放后,盧前主要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在上海的《大報》和《亦報》上發(fā)表專欄文章、連載長篇小說。1951年4月17日,盧前病逝于南京。 盧前博覽群書,思維敏捷,筆下洋溢著濃郁的書生才氣。他在世時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學術、隨筆、詩詞曲等多方面的大量作品,代表作有《明清戲曲史》、《讀曲小識》、《八股文小史》、《冶城話舊》、《飲虹樂府》、《飲虹五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