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3日,從新疆傳出的消息,成為轟動全國媒體的新聞:在羅布泊庫木都克附近發(fā)現一具干尸,疑似彭加木遺體。于是,26前在羅布泊失蹤的著名上海科學家彭加木,又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1980年6月17日,上??茖W家彭加木在新疆戈壁沙漠深處的庫木都克失蹤之后,葉永烈也加入了搜索彭加木的行列。經過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科學家錢學森的特批,他成了除一位新華社新疆分社記者之外,唯一獲準進入羅布泊搜索的作家。談起那具疑似彭加木遺體干尸,葉永烈表示,26年過去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具干尸究竟是不是彭加木遺骸,已經變得并不那么重要?!?6年后我仍希望出版這部書,今日追尋彭加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彭加木精神,重新喚起人們對當年那種獻身科學、獻身邊疆精神的記憶。今日在開發(fā)西部的熱潮中,更需要強調彭加木精神?!?6年前,上海科學家彭加木在率隊進入羅布荒原進行探險考察時,意外失蹤,受到舉國關注。著名作家葉永烈經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特批,進入當時戒備森嚴的核基地——21基地。作為特準進入這一禁地的惟一作家,葉永烈進行了艱辛緊張的追蹤采訪,獲得了豐富的全面的第一手資料。世易時移,有些資料已再難接近,今日再看,更覺彌足珍貴。由于當時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這部資料翔實的長篇紀實作品幾經審查仍是胎死腹中。如今在羅布泊庫木都克附近發(fā)現的干尸疑似彭加木遺體,人們又懷念起這個熟悉的名字,各種風傳的說法和猜測又起,而葉永烈的這部作品經過新材料的補充和修改也終于面世以告慰逝者,同時給人們一個可信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