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金庸,沒有古龍,漢語世界將如此寂寞;如果只有蕭峰,沒有李尋歡,江湖將黯然失色。武俠,成年人的童話,令多少人神往,多少人動容。穿行其間,刀劍翻飛,心醉神迷,山河壯麗,風情萬種,……痛過,醉過,癡過,笑過,醒來后,就有此《江湖外史》。本書是一部才華橫溢的借金庸、古龍小說中的人物說事的書,也是一部關于八十年代北大“青春記憶”的書,更是一部探討生活道路問題的書。作者把金庸、古龍、博爾赫斯、海子、亦舒、塞林格、本雅明等放在一個平面上探討,把蕭峰、李尋歡、虛竹、無花、令狐沖、葉孤城、林仙兒等放在一個終極問題上來稱量,顯示出驚人的縱橫捭闔能力,妙趣亦由此橫生。有網友稱,本書是網上評論金庸古龍最精妙、最富于才情的文字。“這樣他造就了一種奇怪的文本,一邊解讀古龍金庸,一邊則回憶青春歲月。不拘一格的寫作者往往混淆文體,卻能隨手出神品?!碑斪髡甙呀鹩埂⒐琵埡筒柡账?、海子等人放在一起談論的時候,其實已經意味著把素來不大被正統(tǒng)文化圈接納的武俠小說大家經典化了。武俠文化一直是中國大眾生活中的熱點,2006年更可謂“武俠之年”。蕭鼎、鳳歌、滄月、小椴等新武俠方興未艾,金庸攜修訂版再出江湖,《百家講壇》上北大醉俠孔慶東《笑書神俠》,《七劍下天山》和《神雕俠侶》火熱熒屏,搞笑武俠劇《武林外傳》更成為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