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早年追隨魯迅,是魯迅最寵愛的弟子,徐梵澄不僅通曉國學,并精通梵、拉丁、古希臘等9種語言,在中西哲學、宗教、文藝、詩歌每一領域都做過深入研究,是位集中、印、西學于一身的哲人、學術大師、翻譯家。留德期間,受魯迅的囑托翻譯尼采的著作,被稱作國內翻譯尼采貢獻最突出的翻譯家,更是國內翻譯印度古典、經典的集大成者。 徐梵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士人,徐梵澄至少有五大學術貢獻:以精神哲學的思路重新闡釋中國古典思想,如《老子臆解》被很多知識分子稱道,用英文著述并翻譯中國古代學術菁華,是中國第一位重點翻譯尼采的翻譯家;他系統(tǒng)地翻譯印度古代經典并全面地介紹了印度現(xiàn)代“圣哲”室利阿羅頻多的思想。 徐梵澄曾說,“鍥而不舍,如數(shù)十年來所治之精神哲學”。孫波表示,徐梵澄由翻譯尼采到介紹室利阿羅頻多,又從研究翻譯印度古代文明的寶典回歸于闡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他的精神軌跡延續(xù)了魯迅的“立人”、“改造國民性”的文化理想。 《徐梵澄文集》收錄了徐梵澄早年翻譯的尼采作品《蘇魯支語錄》、《尼采自傳》等,他翻譯并重新修訂過的《薄伽梵歌》、《五十奧義書》等關于古印度文明的經典,以及他寫的闡發(fā)中國哲學的《老子臆解》、《陸王學述》等著述。文集還首次出版了他的五部英文著作,《小學菁華》、《孔學古微》、《易大傳———新儒家入門》等,當年他翻譯的初衷是向西方介紹“孔學、小學及中土所傳唯識之學”。 文集中還收錄了徐梵澄翻譯的大量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創(chuàng)辦人圣哲室利阿羅頻多的著作,其中《神圣人生論》被印度視作現(xiàn)代惟一經典,還包括《瑜伽論》等4部。另外還有《母親的話》共四輯,包括當時在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擔任院長、被徐梵澄稱為“神圣母親”的密那的言論,甘地曾經贊曰:“此滴滴甘露也!” 此外,文集中還包括了徐梵澄首次面世的自訂古體詩集《蓬屋詩存》,系統(tǒng)收集了大量集中反映他思想精神的片段,以及關于佛、老、莊的文章,如《蓬屋說詩》、《希臘古典重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