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的意義
二 相關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基本的文獻資料
三 研究對象的界定及研究方法的選擇
四 研究的目標和基本的框加
五 研究的幾點初步認識及重要結論
第一章 二十世紀初的荀學
第一節(jié) 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對荀子的點評
一、康有為定位“小康之學”的認知
二、譚嗣同抨擊“荀學也,皆鄉(xiāng)愿也”
三、梁啟超“絀荀申孟”的荀學研究
第二節(jié) 劉師培立足整理的荀學研究
一、《周末學術史序》中對荀子的認識
二、注意發(fā)掘《荀子》奧義隱詞的《荀子補釋》
三、《荀子詞例舉要》關于《荀子》文法的探討
四、力圖恢復《荀子》一書原貌的《荀子覯補》
第三節(jié) 章太炎力主尊荀學研究
一、尊荀思想的緣起及傾向
二、立足于“后圣”尊荀與傳統(tǒng)荀學研究的延續(xù)
三、將荀學與西方思想理論融和的嘗試
四、尊荀主線與荀學研究的演講
第二章 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荀學研究
第一節(jié) 胡適荀學研究的新視角
一、胡適著述中的荀學研究
二、引進科學方法考察荀子的自然與社會理論
三、從教育學的角度審視荀子的人生觀念
四、結合心理學討論荀子的名學
五、中西兼容的治荀方法
第二節(jié) 二十世紀前期的荀學義理研究
一、二十年代的荀學義理研究
二、三四十年代的荀學義理研究
三、一些論文中的荀學義理研究
第三節(jié) 二十世紀前期《荀子》整理的成就
一、精而能約,簡而不陋的《荀子柬釋》
二、考之于文,揆之于理的《荀注訂補》
三、雜引舊籍,旁征古籀,以證成已說的《雙劍誃新證》
四、錄荀書至精者二十三篇,附以淺釋的《白話譯解》
五、劉念親的《詁釋》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學者與荀學的現(xiàn)代詮釋
……
結語 二十世紀前期荀學研究的歷程、成就及啟示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