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五大道的故事》、《追尋大直沽》、《話說估衣街》、《津沽百年》等書相繼出版之后,“今晚叢書”中的《意式街風情》即將付梓。在圈外人看來,以天津歷史、天津風情、天津建筑等為主要內容的“今晚叢書”,似乎已經成了頗具“津味”的系列。其實,這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天津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還有九塊外國的租界地。這里既飽受了帝國主義的凌辱,也留下了資本主義先進科學技術特別是建筑藝術的精華,因此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九十年代以來,天津市加快了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危陋平房改造全面展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好有價值、有特點的古代和近代建筑,就成了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過去一說天津最有特點的建筑是“天津小洋樓”;而天津小洋樓中人們印象最深的又是五大道。于是,《今晚報》在副刊上開辟欄目:“五大道的故事”并征文。事畢之后,又擇優(yōu)輯錄成冊?!敖裢韰矔敝械谝槐揪哂刑旖蛱厣耐ㄋ仔?,就這樣誕生了。未曾想到的是,這本小書受到了讀者的歡迎,也引起了諸多部門的重視。在市政府的領導下,房管部門加強了對這些歷史風貌建筑的維護,城市建設和管理部門對保護歷史遺跡更加重視。特別是在旅游業(yè)備受重視的今天,風貌建筑和人文景觀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資源,旅游部門加大了挖掘開發(fā)的力度。各區(qū)有遠見的領導者,把僅存的歷史建筑當成寶貴的財富。因此,好多地區(qū)、部門找到今晚報社,要求聯(lián)系本地區(qū)、本行業(yè)的資源和特點,運用征文的形式共同進行挖掘。于是,有關大直沽、估衣街等征文與叢書和讀者見面了。今年,市政府決定以意國租界遺留的建筑為基礎,建立意大利風情區(qū)。這實在是利國利民之舉,本報編輯、記者也為之振奮。副刊部依襲慣例,組織了以意大利風情區(qū)的建筑風格、人文資料為主要內容的征文活動。各方有識之士紛紛賜稿,一方即將被人們遺忘的土地,以及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演繹的歷史,又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據(jù)1991年11月出版的《天津簡志》介紹,“意租界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意國強迫天津海關道簽訂《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劃定意租界,位于海河北岸,占地771畝。其四至為:東沿鐵路;東南接俄租界;西南臨海河;西北沿意奧交界路與奧租界接壤?!币簿褪乾F(xiàn)在從鐵路到海河、從北安道到五經路之間的這個地區(qū)。在天津的九國租界中,意國租界雖建立較晚,中國政府接管也晚(大約是在1945年),在四十多年間形成了獨特的意大利風格建筑群。從解放至今,這一帶城市改造的規(guī)模也不很大。這樣,這個地區(qū)的建筑風貌保存得也就相對完好。通過征文展示的內容,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個地區(qū)的人文資料內容尤為豐富。清末民初政體急劇變幻時期,當時的總統(tǒng)、總理有多人在這里寓居;在這里住過的政治家、實業(yè)家、各類名人更是多達幾十人??梢哉f,這里不僅折射了天津發(fā)展的一重要歷史時期,也蘊藏著中國近代史的豐富資料,它的開發(fā)價值絕不比五大道遜色。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將這一帶的歷史建筑修葺恢復成原貌,將曾經在此居住過的歷史風云人物的資料進一步豐富,并在他們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展出,那將會成為一道多么亮麗的旅游風景線!在中國逐步融入世界潮流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年代,這個目標遲早有一天會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