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代之后出版張愛玲的傳記,不能不說兼有自我挑戰(zhàn)之意味。由海外、港臺延播至內地大陸的“張愛玲熱”已持續(xù)十數(shù)年之久,期間先后出版的張愛玲傳記已有十三部,學術性研究專著也積至四部,數(shù)量不可謂不多。 但張愛玲仍受到眾多讀者與知識人有增無減的熱情關注,她的個人故事,以及她筆下的20世紀30年代的殖民地上海,正作為日益巨大的魅惑形象,穩(wěn)步進入今日中國的公共想象空間。關于張愛玲,我們不是說得太多,而是太少。我們太多渲染、重復地作為一個天才女子的“傳奇”,而太少將心比心地探尋她在現(xiàn)實中,作為生活著的、感受著的女性所經歷過的內心的光芒與黑暗。作為20世紀中國最為徹底的唯美主義者,愛情既給張愛玲帶來了飛揚恣肆的生命歡悅之 感,又給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此后,她不再向自我以外的世界尋求完美…… 張愛玲離開大陸以后的漫長生活。長期以來鮮為人知,她自己也疑心自己已被人遺忘,時間的流淌也在悄然改變著她,生活的重壓極大地限制了她唯美主義的人生追求,但也使她毫無顧及地沉湎于記憶與想象的自由與美麗。 她找到了一種與外部世界著即若離的位置感,她既在其中又在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