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至1990年,筆者在杭州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導師張頌南的指導下從事茅盾小說研究,撰寫了多篇研究論文。畢業(yè)后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陸續(xù)發(fā)表了10多篇茅盾研究的論文。感謝《浙江文化名人傳記叢書》編輯委員會的信任,將撰寫“茅盾傳”的課題交給了筆者,讓筆者有機會系統(tǒng)地梳理茅盾偉大而艱辛的一生。傳主的一生經歷曲折,成就卓著,面對豐富多彩的內容,筆者要做的刪繁就簡,在約20萬字的篇幅中勾勒出其一生的發(fā)展脈絡,論述他在中國新文化建設領域多方面的杰出貢獻。筆者在撰寫過程中努力做到“古典化”和“平常心”,認真考證傳主一生中一些至今尚未清楚的問題。通過充分占有史料,證實了傳主是主動脫黨的,從而推翻了“叛黨說”和“被動脫黨說”。通過對秦德君加快與茅盾同居的三個文本的細讀,參照茅盾兒子韋韜、兒媳陳小曼的回憶文章,證實了秦德君的“莎樂美”情結。作者不想美化茅盾更不想褻讀茅盾,保想用“平常心”來寫出一個真實可感的傳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