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
1. 1 主要研究領域
1. 2 發(fā)展和應用
1. 3 章節(jié)內容安排
第二章 信號矩陣理論
2. 1 信號. 信號向量與權向量
2. 2 輸入信號的相關矩陣
2. 3 信號子空間和噪聲子空間
2. 4 梯度運算
第三章 性能測量方法
3. 1 均方誤差(MSE)性能測度
3. 2 最大信噪比(MSN)性能測度
3. 3 最大似然(ML)性能測度
3. 4 最小噪聲方差(MV)性能測度
習題
第四章 性能表面的搜索
4. 1 最速下降法梯度搜索
4. 2 牛頓法梯度搜索
4. 3 梯度估值及其對自適應過程的影響
習題
第五章 基本自適應算法
5. 1 LMS算法
5. 2 序貫回歸(SER)算法
5. 3 RLS算法
5. 4 隨機搜索算法
5. 5 直接矩陣求逆(DMI)法
習題
第六章 自適應算法的改進形式
6. 1 約束LMS算法
6. 2 自適應遞歸濾波器
6. 3 自適應格型濾波器
6. 4 用正交信號的自適應濾波
6. 5 解相關LMS算法
6. 6 一種新的擬牛頓自適應濾波算法
習題
第七章 自適應模擬與逆模擬
7. 1 概述
7. 2 多徑通信信道的自適應模擬
7. 3 FIR濾波器綜合的自適應模擬
7. 4 電話信道的自適應均衡
7. 5 雷達信道的自適應均衡
7. 6 IIR濾波器自適應綜合
習題
第八章 自適應干擾對消
8. 1 概述
8. 2 單信道噪聲對消器
8. 3 用作陷波濾波器的自適應干擾對消器
8. 4 自適應預測器的幾種應用
8. 5 具有多參考輸入的噪聲對消
習題
第九章 自適應陣列與自適應波束形成
9. 1 陣列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
9. 2 自適應天線旁瓣對消
9. 3 采用引導信號的波束形成
9. 4 格里菲思LMS波束形成器
9. 5 弗羅斯特自適應波束形成器
9. 6 具有零點和極點的自適應波束形成器
9. 7 杜瓦爾自適應波束形成器
9. 8 跳頻擴譜技術
9. 9 超分辨波束形成
習題
第十章 自適應控制系統(tǒng)
10. 1 自適應控制的基本概念
10. 2 自適應模型控制(AMC)
10. 3 自適應逆控制
10. 4 被控系統(tǒng)噪聲及過濾后X-LMS算法
10. 5 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
習題
附錄
附錄A 信號復包絡表示
附錄B 有用的矩陣關系和施瓦茨不等式
附錄C 多變量的高斯分析
C. 1 實高斯隨機向量
C. 2 復高斯隨機向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