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能量營養(yǎng)
1.1能量的概念
1.2能量的度量單位
1.3能量代謝
1.4能量的貯備形式
1.5能值分類及其測定
1.6能量利用效率
1.7影響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1.8豬的能量需要量
第二章 蛋白質營養(yǎng)及其代謝調控
2.1蛋白質的消化代謝
2.2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
2.3豬的蛋白質營養(yǎng)是氨基酸營養(yǎng)
2.4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
2.5豬的蛋白質需要
2.6豬的氨基酸需要量與“理想蛋白質”
2.7合成氨基酸在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2.8蛋白質的代謝調控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營養(yǎng)
3.1概述
3.2豬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與代謝
3.3新生仔豬對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3.4豬對粗纖維的利用
3.5小結
第四章 脂肪營養(yǎng)
4.1脂肪的生理功能
4.2豬日糧中脂肪的特殊功用
4.3初生仔豬日糧中的脂肪
4.4仔豬日糧中的脂肪
4.5生長肥育豬日糧中的脂肪
4.6母豬日糧中的脂肪
4.7脂肪與豬體的抗氧化作用
4.8脂肪的商業(yè)來源
第五章 維生素對豬的營養(yǎng)
5.1維生素A
5.2維生素K
5.3葉酸
5.4維生素B
5.5膽堿
5.6硫胺素
5.7泛酸
5.8維生素B6
5.9生物素
5.10尼克酸
5.11維生素C
第六章 鈣、磷和維生素D營養(yǎng)
6.1鈣、磷的生理功能及體內分布
6.2鈣、磷及維生素D的吸收和代謝
6.3豬飼糧的鈣、磷來源
6.4豬的鈣、磷需要量
6.5豬對植酸磷的利用
6.6鈣、磷和維生素D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第七章 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學利用率
7.1錳
7.2銅
7.3鐵
7.4鋅
7.5碘
7.6硒
7.7鈷
7.8飼料中微量元素的建議添加量
第八章 鉀、鈉、氯及電解質平衡
8.1化學特性和生理功能
8.2電解質在機體的組成和分布
8.3機體對電解質的調節(jié)
8.4營養(yǎng)補充
8.5電解質平衡對豬增重速度和酸堿度平衡的影響
第九章 維生素E和硒的營養(yǎng)
9.1維生素E和硒的來源
9.2影響日糧中硒和維生素E利用效率的因素
9.3維生素E和硒的相互關系
9.4硒和維生素E的代謝及其營養(yǎng)功能
9.5豬的硒和維生素E缺乏癥
第十章 仔豬營養(yǎng)
10.1早期斷奶仔豬的消化特點
10.2影響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因素
10.3斷奶體重和營養(yǎng)的關系
10.4飼喂高營養(yǎng)濃度的斷奶仔豬日糧
10.5為斷奶仔豬配制日糧需要考慮的其它問題
10.6仔豬斷奶時常遇到的應激因子
10.7乳豬成功斷奶的措施
10.8斷奶仔豬的營養(yǎng)體系
10.9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研究的新進展
10.10仔豬對磷的需要量
10.11“理想蛋白質”
10.12酶制劑
10.13酸性日糧
第十一章 母豬營養(yǎng)
11.1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
11.2維生素
11.3礦物質
11.4葉酸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11.5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提高母豬的繁殖力
11.6母豬的飼養(yǎng)與營養(yǎng)
11.7高產母豬的飼養(yǎng)
11.8關于母豬的限制飼喂
11.9飼料消耗的監(jiān)測
11.10 結論
第十二章 營養(yǎng)素與豬體免疫力
12.1營養(yǎng)素與豬體免疫
12.2能量與免疫
12.3蛋白質、氨基酸與免疫
12.4礦物質與免疫
12.5微量營養(yǎng)素與免疫
12.6斷奶后腹瀉與日糧抗原的過敏反應
12.7斷奶后腹瀉和仔豬補料
第十三章 豬腸道細菌及其對營養(yǎng)的作用
13.1單胃動物消化道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13.2豬腸道菌群的建立和演替
13.3豬腸道菌群的分布、種類和數量
13.4腸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13.5腸道菌群的平衡和失調
13.6腸道菌群調控技術的應用
第十四章 加工工藝對飼料營養(yǎng)價值的影響
14.1飼料顆粒度
14.2膨化技術
14.3加工方法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
14.4飼料的制粒
14.5混合均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