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充分利用Java5.0版的新增內容,從一開始就把有關面向對象的方法學內容貫穿其中,使初學程序開發(fā)的讀者們能夠逐步體會并深刻理解“對象”技術的強大功能。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學習到許多Java5.0里的新增內容,包括最新的用于簡化鍵盤輸入及解析過程的標準Scanner類、枚舉類型、自動打包技術、可變長參數列表、經過優(yōu)化的for循環(huán)和泛型等。此外,書中提供了大量與開發(fā)相關的技術要點提示,同時配合實用、有效的GUI應用程序,使讀者能夠迅速掌握并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對于有志深入學習Java程序開發(fā)語言的初級程序員,或者那些有一定經驗并希望把Java作為自己另一項開發(fā)工具的程序員來說,本書都將是他們的首選教程。本書前言歡迎使用本書。多年以來本書能夠一直服務于廣大師生,我們感到非常高興。新的第四版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并對這門軟件基礎課程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講解。本書新增內容本書未對第三版做重大改動,重點仍舊放在一些最基礎的核心概念上。每一章的圖形設計導航部分將圖形介紹與圖形用戶界面分開進行編排,程序的編寫風格及所使用的一些較為有趣的實例也將延續(xù)第三版的內容。第四版著重強調了在教學中如何使用新的知識點,涉及到的一些內容可能會出現在其他相關的Java程序課程的學習當中。所有討論與實例均采用Java2標準1.5版完成,該版中新增加的知識點包括:●標準Scanner類,用來簡化鍵盤輸入與解析過程?!衩杜e類型?!褡詣哟虬夹g,將基本類型轉換為包裝類對象,反之亦然?!窨勺冮L參數列表?!窀倪M的for循環(huán),提高集合的迭代效率。●泛型,用來改善集合類的定義。針對面向對象概念的提出,我們采用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講授條件語句與循環(huán)語句之前,本書就為讀者闡明了在類的編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關鍵性要素。與此同時,我們在各個章節(jié)當中編排進了一些具體的類的實例,同時在類的設計中還適當地增加了一些相關的重點內容。本書將始終強化面向對象的概念,包括如何識別類、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等技術。在每一章的圖形設計導航部分,我們對圖形用戶界面(GUI)的內容重新進行了編排,使之更加符合邏輯。第三版中有關GUI一章的內容現已分散到了整本書中。這里給出的大多數GUI及圖形實例均為基于圖文框的Java應用程序,而并未使用JavaApplet程序。有關Applet程序的細節(jié)請參考附錄G。附錄中的參考材料已增加了許多新的主題,包括GUI事件總覽、執(zhí)行解析規(guī)則的Scanner類,等等。經過修訂的全新內容將在本版中得到進一步體現,我們會在后面詳細進行討論。本書重點作為一本內容全面的基礎性教程,本書將圍繞以下主題展開討論:●完全面向對象的思想。任何一本真正講授面向對象方法的課本都必須從對象出發(fā),即所有處理過程都需要依照面向對象的術語來進行討論。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看到的第一個程序就涉及多個類及方法。在掌握類和方法的編寫之前,應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它們。本書采用的是一個自然推進的教學方式,目的是最終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設計出面向對象的問題解決方案。●真實的編程體驗。我們并不贊成僅僅教會學生如何編寫程序,而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編寫一個好的軟件。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差別。編寫軟件也不是像照著菜譜去做菜那樣進行,一個好的程序絕不只是大量語句的堆積。本書汲取了很多來自實際編程中的體驗,這將為培養(yǎng)良好的編程習慣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些經驗會運用到所有實例當中并在探討中得到進一步強調,學生最終將學會如何解決并實現它們。本書中,我們還將引入并吸收許多來自軟件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駥嵗?。完全通過實例來學習。本書利用大量的完整實例,介紹相關的主題。我們把一些規(guī)模較小、易讀、易理解的實例結合為規(guī)模較大且更為實際的應用程序。在兼顧圖形程序和非圖形程序的同時,本書也各有側重。●圖形及GUI。帶有圖形的程序總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欲望,以這類程序作為講授面向對象概念的實例會取得很不錯的效果。因此,我們在本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了一個稱為圖形設計導航的部分,用它來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包括事件的處理與GUI的使用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不斷學習,學生們將逐步掌握GUI的創(chuàng)建。不打算使用圖形程序的讀者則可以完全略過這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