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地處中原,飽受氣象災害之害。本卷按照詳今略古原則,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真實、客觀、公正地記述河南省的古今氣象災害,力成一部存史資治、為深入研究搭建便利平臺之書。二、體裁:歷史為經,事實為緯,采用述、記、表、錄多種體裁,以記述為主體。三、時限:上限追溯到公元前1809年,下限截止于2000年。四、紀年:1949年建國以前按朝代年號紀年,并加注公歷,保留以農歷紀實;1949年建國起按公歷紀年,一般以公歷紀實。五、地名:沿用歷史名稱,附新舊地名對照表以資核查。六、力求規(guī)范化。記述歷史事實仍沿用原有的計量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的計量單位采用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3100-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采用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guī)定》。七、資料收錄:古代以《河南省歷代旱澇等水文氣候史料》、《河南省西漢以來歷代災情史料》為主,近代以《河南省氣象志》為主,現(xiàn)代以各級氣象單位調查資料、《氣象志》和氣象儀器觀測資料為主,輔以省、市氣象局查閱當地志書、史料后提供補充材料,以及省民政廳、省史志辦、省林業(yè)廳的有關災情方面的資料、圖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