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傳公柳貫(公元一二七○年-公元一三四二年),為元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傑出的儒學大師,史稱“儒林四杰”之一。他自幼好學不倦,因而博學多才,其文學造詣達到他所在時代的高峰,著作等身,為后世稱頌。長期擔任縣學教論,晚年被授翰林待制,編修國史。他“善楷法,工篆籀”,在我國書法藝術領域享有美譽,又精詩詞書畫的鑒賞之學。尤為歷代人杰景仰的是他那廉正不阿的高風亮節(jié)和獎掖后進的崇高品質。本書以《四部叢刊》中的《柳待制文集》為底本,根據(jù)上海涵芬樓刻本和《四庫全書》校定,一般以《四庫全書》為準,少數(shù)字詞從《四部叢刊》或涵芬樓刻本。正文中有的詩歌標題很長,《四部叢刊》在目錄中多數(shù)加以簡化,為方便讀者查找,均改與正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