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學是一門歷史悠久但卻發(fā)展緩慢的學科,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新觀點、新方法層出不窮,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一方面促進了學術研究及臨床工作的發(fā)展,但也使部分初學者及基層臨床醫(yī)生有無所適從感。總結、創(chuàng)新出一套切合實用,有確切臨床療效的肛腸疾病的診療方法,是筆者多年來一直為之努力的奮斗目標。在許多肛腸界前輩及朋友們的熱情鼓勵下,筆者將20余年的工作體會編撰而成《肛腸病學》一書,于1998年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該書面市6年來深受肛腸同道們的喜愛,目前已重印3次,累計印數已達萬冊。與此同時,6年中安氏肛腸療法也在不斷地成熟、發(fā)展,原“安氏化痔液”已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批并獲得新藥證書,現(xiàn)更名為“芍倍注射液”正式投入生產。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該藥不同于以往使用的硬化壞死劑,是目前較為安全的痔注射藥。再版后原書的特色和內容繼續(xù)保留,此外在內容上進行了全面的增補,更加充分地體現(xiàn)其內容特色。在原書36章基礎上增加第十二章“芍倍注射液”、第二十一章“大腸肛門損傷”和第二十四章“大腸良性腫瘤”三章。全書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肛腸的生理解剖及各種肛腸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和目前國內外的一些新進展。在解剖部分增加6幅彩色照片圖,更便于讀者閱讀理解。2、重點介紹“安氏肛腸病療法”的特色和成就。如第六章的肛管麻醉法;第十一章的痔注射術、環(huán)狀混合痔分段外剝內扎加注射術;第十二章的芍倍注射液研制過程、臨床和實驗研究;第十三章的肛裂病理組織切除括約肌松解術;第十四章的馬蹄形肛周膿腫主灶切開對口引流術、高位肛周膿腫切開加乳膠管引流術;第十五章的高位肛瘺非掛線療法;第十六章近心端結扎瘢痕固定加注射術治療直腸脫垂;第二十三章中藥內服外灌治療直腸多發(fā)性息肉病等。這些療法基本囊括了肛腸常見病和疑難病,具有痛苦小,不用禁食,不影響活動,不受患者年齡限制,療程短,療效好,無并發(fā)癥等優(yōu)點。自1989年以來系統(tǒng)翔實的臨床資料統(tǒng)計,已治愈中外患者數萬余例,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3、圖文并茂,資料翔實是本書的又一特點。全書共附線條圖近200幅,照片圖82幅。對解剖和手術操作方法的介紹,深恐言不盡意,詳加圖示,以使閱讀時更為方便。反映治療效果的許多治療前后對照圖使書中的新方法、新經驗更具說服力。一些疾病的照片圖可使初學者對診斷一目了然。書中引用了大量珍貴的臨床照片資料,因篇幅所限,未能詳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