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1章 引論
1.1 水利與自然
1.2 水利與社會
1.3 水利與文明
1.4 水的崇拜與水神信仰
第2章 夏商時期至漢代(公元前21-公元3世紀)——防洪與灌溉的起源和主要水利區(qū)的形成
2.1 防洪的起源與黃河下游堤防工程的形成
2.1.1 防洪的起源與大禹治水
2.1.2 黃河下游堤防工程的創(chuàng)建及系統堤防的形成
2.1.3 瓠子堵口——漢代第一次黃河大堵口
2.1.4 王景治河
2.2 田間渠系的出現到灌溉工程建設的第一次高潮
2.2.1 井灌與井田溝洫
2.2.2 都江堰
2.2.3 鄭國渠
2.2.4 龍首渠
2.2.5 南陽陂塘與“均水約束”
2.2.6 鑒湖水利及其規(guī)劃成就
2.3 水利科學與技術發(fā)明
……
2.4 灌排器具與機械的發(fā)明
2.5 土力學的早期發(fā)現及在筑堤技術中的應用
第3章 三國至唐宋(約3-13世紀)——水利科學與技術的輝煌時期
3.1 黃河防洪及其工程技術的進步
3.2 古代水力提灌機械的發(fā)明及水能應用的高潮期
3.3 太湖下游塘浦水利與長江中游江東圩田
3.4 東南濱海地區(qū)拒威蓄淡工程的創(chuàng)建
3.5 唐宋城市供水和防洪工程
3.6 涵閘節(jié)節(jié)制工程及其在灌溉、運河中的應用
3.7 水文測量發(fā)展的重要時期
3.8 防洪與灌溉管理法規(guī)
3.9 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稅
第4章 元明清時期(1271-1368年)——灌溉與防洪工程普遍發(fā)展
4.1 黃河與淮河防洪工程及技術成就
4.2 清代永定河下游的系統筑堤及海河規(guī)劃
4.3 長江中下游防洪工程及治江規(guī)劃
4.4 珠江水系的防洪工程
4.5 東南沿海的海塘工程
4.6 寧夏、新疆、臺灣、海南的水利開發(fā)
4.7 畿輔灌溉工程與水資源不足的困擾
4.8 規(guī)劃及技術成就
第5章 清末至民國時期(1850-1949年) ——水利科學與技術的承前啟后期
5.1 江河治本規(guī)劃及前期水利建設
5.2 水利工程的勘測測量與新材料和設備的應用
5.3 新型灌溉工程和防洪工程
5.4 水電站與機電排灌的開創(chuàng)
5.5 水利科研與水利教育
5.6 現代水利法規(guī)和行政管理體系的改進
結語
附錄 中國朝代與公元紀年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