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經濟法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續(xù))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續(xù))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續(xù))

定 價:¥28.00

作 者: 錢忠好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術著作
標 簽: 經濟法

ISBN: 9787801907127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2cm 頁數(shù): 30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搜集了作者近幾年來有重大影響的研究報告,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點分析了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問題,探討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陷入困境的原因;第二部分重點研究了中國農地保護和土地征用問題;第三部分重點研究了農村土地制度及農村土地產權問題。本書前言多年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問題一直是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部中國農村社會經濟變遷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歷史。揚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南京農業(yè)大學中國土地問題研究中心教授錢忠好同志,長期從事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問題的研究工作,是國內較早系統(tǒng)地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問題的學者之一。其新作《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續(xù))》[以下簡稱《研究(續(xù))》]是在其著作《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年版,曾于2001年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基礎上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問題所做的進一步研究。《研究(續(xù))》大體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探討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理論與實踐業(yè)已證明,農地承包經營權的市場有效流轉對農地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而農地承包經營權能否實現(xiàn)市場流轉又與農地產權、交易費用、談判機制等有關。盡管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特別是“承包期30年不變、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政策的推行更為農地承包經營權的市場流轉提供了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但是,總體水平上,我國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仍是以行政性調整為主。探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陷入困境的成因構成近年來農村土地制度理論研究的重點之一?!堆芯浚ɡm(xù))》運用現(xiàn)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分別從農戶、產權、鄉(xiāng)村干部行為及市場機制等方面較為深入、全面地探討了我國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問題。第二,研究中國農地保護和土地征用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農地非農化不可避免,并且與非農業(yè)用途相比,土地農用缺乏比較優(yōu)勢;另一方面,傳統(tǒng)意義上,與其他社會團體相比,農民集團往往處于弱勢群體的地位。這就有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需要研究:如何實施積極的農地保護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地保護農民的土地合法權益。在當今天中國,為切實保護有限的耕地資源,中國政府一直將農地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并在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特別強調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征用管制制度。然而,政策運行結果與預期的政策目標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現(xiàn)為:農地特別是耕地資源急劇減少,土地征用中農民土地權益不時受到侵害。因此,理論界極為關注農地保護與土地征用問題的研究。《研究(續(xù))》將公共經濟學的有關理論引入農地保護和土地征用問題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第三,研究農村土地制度及農村土地產權變遷和創(chuàng)新問題。相當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農地制度安排會影響到農民農地投入的積極性,并進而影響農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這就存在如何選擇、優(yōu)化農地制度以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的問題。這一問題又轉變?yōu)橐韵聝蓚€方面的問題:其一,在某一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或環(huán)境條件下,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農地制度?也就是說,需要對人們選擇的農地制度進行價值評判。其二,現(xiàn)實或歷史中,人們?yōu)槭裁磿x擇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農地制度安排?影響農地制度選擇或演進的主導因素是什么?這就需要對人們的農地制度選擇行為進行分析。《研究(續(xù))》從農民土地產權意愿、土地制度與土地產權關系、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歷史變遷、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對農地制度創(chuàng)新的影響、中國農村土地所有制創(chuàng)新的制度變遷問題、農村土地制度建設中的公平與效率問題、中國農業(yè)生產組織與制度創(chuàng)新問題、農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殘缺與重建等方面多角度、較為深入地研究農村土地制度及農村土地產權變遷和創(chuàng)新問題。通讀書稿,可以發(fā)現(xiàn),這本著作具有如下特點。第一,重點突出。盡管說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值得研究的內容很多,但現(xiàn)階段特別具有現(xiàn)實價值和理論探討意義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問題、中國農地保護和土地征用問題及合適的農村土地制度及農村土地產權結構選擇問題,而且在每一個方面又形成了一些研究的熱點。《研究(續(xù))》不僅運用現(xiàn)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對這三大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和探討,而且在對某一方面進行研究時也進行了適當?shù)娜∩帷H缭谔接懳覈r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陷入困境的成因時,作者重點從農戶、產權、鄉(xiāng)村干部行為及市場機制等方面較為深入、系統(tǒng)地探討我國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問題。這樣的結構安排不僅使研究重點較為突出,而且有助于對問題的深入研究。

作者簡介

  錢忠好,1963年6月生,男,江蘇姜堰人,九三學社成員,博士,現(xiàn)為揚州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產業(yè)經濟學方向碩士生導師;南京農業(yè)大學兼職教授、不動產經濟方向碩士生導師;揚州市廣陵區(qū)政協(xié)委員、中國土地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tài)學會資源與環(huán)境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揚州大學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人選、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江蘇省“三三三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人選。1985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農業(yè)大學農經系,獲農學學士學位,分配到江蘇農學院任教至今。1995年9月以同等學歷考取南京農業(yè)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并于1998年7月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2003年分別被評聘副教授、教授。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業(yè)經濟理論與政策、土地經濟理論與政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國內較早系統(tǒng)地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問題的研究人員之一。曾先后主持部省級研究項目12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農業(yè)經濟問題》等國內權威性的學術期刊上圍繞農村土地制度問題、農業(yè)產業(yè)化問題等發(fā)表了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報告60多篇,出版專著2部;曾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二等獎一項、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第三屆及第四屆優(yōu)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及三等獎各一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優(yōu)秀研究成果獎一項。代表性作品有:《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chuàng)新研究》(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年版)、《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理論與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3年第2期)、《中國農地保護:理論與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殘缺與市場流轉困境:理論與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等。相關圖書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yè)廣義經濟結構論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yè)市民社會與法的內在邏輯-馬克思的思想及其時代意義從經營國有企業(yè)到管理國有資產

圖書目錄

目  錄:

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理論與實證分析——基于農戶層面進行的經濟分析………………1
  引 言……………………………………………………………………………………………1
  一 農戶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的理論決策模型…………………………………………3
    (一)土地經營總收益………………………………………………………………………3
    (二)土地經營總成本………………………………………………………………………8
  二 農戶土地經營最優(yōu)規(guī)模及供求水平的確定………………………………………………11
  三 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困境的成因分析………………………………………………20
  四 簡要的研究結論……………………………………………………………………………31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殘缺與市場流轉困境:理論與政策分析………………………………35
  引 言……………………………………………………………………………………………35
  一 科斯定理.農地承包經營權安排與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37
  二 中國農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殘缺與農地市場流轉的困境………………………………42
  三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法律屬性分析………………………………………………………52
  四 簡要的研究結論……………………………………………………………………………56
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的困境與鄉(xiāng)村干部行為——對鄉(xiāng)村干部行為的分析…………………60
  引 言……………………………………………………………………………………………60
  一 鄉(xiāng)村干部行為與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的困境………………………………………61
  二 鄉(xiāng)村干部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選擇的經濟學分析…………………………………64
  三 鄉(xiāng)村干部農地承包經營權行政調整行為產生的淵源分析………………………………67
  四 簡要的研究結論及政策含義………………………………………………………………71
關于中國農村土地市場問題的研究…………………………………………………………………74
  一 我國農村土地市場的現(xiàn)狀分析……………………………………………………………74
    (一)農用農地市場…………………………………………………………………………75
    (二)農地非農化市場………………………………………………………………………77
  二 我國農地市場建設的主要障礙……………………………………………………………77
    (一)理論研究認識上的誤區(qū)………………………………………………………………78
    (二)政策法規(guī)上的矛盾……………………………………………………………………78
    (三)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79
  三 我國農地市場建設的基本思路探討………………………………………………………80
    (一)創(chuàng)立農地市場經營主體………………………………………………………………81
    (二)健全農地市場結構……………………………………………………………………81
    (三)完善農地市場運行機制………………………………………………………………83
    (四)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力度………………………………………………………84
  四 簡要結論……………………………………………………………………………………85
中國農地保護:理論與政策分析……………………………………………………………………88
  引 言……………………………………………………………………………………………88
  一 土地利用私人決策與社會決策的張力:一般分析………………………………………89
  二 農地保護政策失靈:目標失誤與執(zhí)行失效………………………………………………100
  三 現(xiàn)行中國農地保護政策的理性反思………………………………………………………105
  四 簡要的研究結論……………………………………………………………………………113
耕地保護的行動邏輯及其經濟分析…………………………………………………………………117
  引 言……………………………………………………………………………………………117
  一 耕地保護的行動邏輯………………………………………………………………………119
  二 耕地保護的經濟學分析……………………………………………………………………122
  三 簡要的研究結論……………………………………………………………………………131
小城鎮(zhèn)建設中耕地保護問題研究……………………………………………………………………133
  一 農村小城鎮(zhèn)建設中耕地保護的重要性……………………………………………………134
  二 農村小城鎮(zhèn)建設中耕地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135
  三 解決農村小城鎮(zhèn)建設中耕地保護問題的對策……………………………………………139
土地征用:均衡與非均衡——對現(xiàn)行中國土地征用制度的經濟分析……………………………144
  前 言……………………………………………………………………………………………144
  一 土地征用:均衡與非均衡…………………………………………………………………146
  二 中國土地征用:非均衡及其誘因…………………………………………………………153
  三 中國土地征用:非均衡到均衡……………………………………………………………160
  四 簡要的研究結論……………………………………………………………………………167
農村土地制度變革農戶心態(tài)的實證分析及其政策啟示
  ——對江蘇無錫.泰興.連云港三市(縣)部分農戶有關土地制度問題的問卷調查……171
  一 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的農戶心態(tài)分析………………………………………………………172
    (一)基本情況分析…………………………………………………………………………172
    (二)承包地使用和所有現(xiàn)狀調查分析……………………………………………………172
    (三)土地制度變革中的農戶心態(tài)分析……………………………………………………175
  二 結論和政策啟示……………………………………………………………………………177
土地制度與土地產權關系之研究……………………………………………………………………179
  一 制度及土地制度定義之辨析………………………………………………………………179
  二 產權及土地產權定義之辨析………………………………………………………………184
  三 土地制度與土地產權關系之研究…………………………………………………………188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歷史變遷的經濟學分析…………………………………………………………193
  一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歷史變遷的簡略回顧…………………………………………………194
  二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歷史變遷的經濟學分析………………………………………………206
  三 結論與啟示…………………………………………………………………………………218
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與農地制度創(chuàng)新……………………………………223
  一 非正式制度安排與農地制度創(chuàng)新…………………………………………………………224
  二 中國農村中一些主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與農地制度創(chuàng)新………………………………228
  三 簡要結論……………………………………………………………………………………236
制度變遷理論與中國農村土地所有制創(chuàng)新的理論探索……………………………………………239
  一 制度變遷理論與農地所有制創(chuàng)新…………………………………………………………239
  二 對三種農地所有制創(chuàng)新方案的簡要評價…………………………………………………241
  三 復合所有制——我國農村新型土地所有制創(chuàng)新的構想…………………………………245
  四 對農地復合所有制所做的進一步研究……………………………………………………249
  五 簡要結論……………………………………………………………………………………252
公平.效率與農村土地制度建設……………………………………………………………………255
  一 我國農地制度安排的公平與效率制度遺產………………………………………………255
  二 農村土地制度建設的目標:公平與效率的統(tǒng)一…………………………………………258
  三 關于加強農村土地制度建設的幾點政策建議……………………………………………261
家庭經營——目前中國農業(yè)生產組織與制度創(chuàng)新應堅持的合理內核——與唐敏同志商榷……267
  一 農業(yè)生產的特點決定了農業(yè)生產中不宜采用團隊生產形式……………………………267
  二 家庭——目前中國農村農業(yè)生產經營的最佳組織形式…………………………………269
  三 家庭經營與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并不矛盾………………………………………………………271
  四 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是解決農業(yè)問題的靈丹妙藥嗎…………………………………………272
    附 錄 組織與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農業(yè)第二次飛躍的關鍵………………………………277
中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殘缺與重建研究…………………………………………………290
  一 一個一般分析框架…………………………………………………………………………290
  二 中國現(xiàn)行農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特質及其產權殘缺……………………………………292
  三 農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屬性探討…………………………………………………………299
  四 重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30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