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一、道路的選擇:實踐與反思
二、文化的田野工作
三、爭論和回響
四、問題的緣起和方法
第二章 批判和反思——實踐理論
第一節(jié) 實踐的邏輯:身體、習性和誤識
一、身體維度的“實踐邏輯”
二、核心概念:習慣、場域和資本
三、認識論實驗
第二節(jié) 語言觀:語言與權力
一、語言與結構
二、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影響
三、實踐語言觀:語言和符號權力
第三章 文化理論(上):文化、資本和權力
第一節(jié) 文化與社會區(qū)隔
一、作為資本的文化
二、文化資本的傳承
三、文化:社會區(qū)隔的標志
第二節(jié) 康德美學的社會學批判
一、康德美學:純粹美與自律
二、康德美學與大眾審美觀的對立
三、藝術的邊界:社會煉金術的產物
四、個案和啟示
第三節(jié) 符號權力與社會巫術
一、習性、信仰和符號權力
二、經驗、性別和身體
三、教育、再生產和有限的民主
四、媒體、市場和幻象
第四章 文化理論(下):理性、知識和權力
第一節(jié) 知識分子反思
一、反思觀:對“唯智主義”的治療
二、獨特的反思方案
三、知識分子場域及其分層
四、知識分子的自主性
第二節(jié) 立場:堅持歷史的理性方案
一、帕斯卡爾的啟示:理性的邊界
二、理性反思:反學究廖誤
三、斷承與反思啟蒙遺產
第三節(jié) 捍衛(wèi)理性的知識政治
一、反“專家治國論”和“大眾傳媒學”
二、科學研究和倫理關懷
三、普遍的法團主義
第五章 文學場:一種社會學解讀
第一節(jié) 文學場的邏輯
一、作品的科學
二、重構文學場域
三、文學場的歷史性生成
第二節(jié) 穿越二元對立的文學觀
一、外部批評傳統(tǒng):“器物”文學觀
二、內部批評傳統(tǒng):本體文學觀
三、否定二元對立的設計方案
四、福樓拜的啟示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