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區(qū)域國別史美國學運動研究

美國學運動研究

美國學運動研究

定 價:¥26.00

作 者: 張濤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西方史

ISBN: 9787100043038 出版時間: 2004-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9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是國內第一部有關美國學的專著,也是我的學生張濤博士的第二本專著。我在其第一本專著《美國戰(zhàn)后“和諧”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序言”中談到,張濤原是學外語出身,沒有受過專門的歷史學的訓練。他在1997年報考我的博士生的時候,我曾調閱過他寫的論文和文章。我記得他送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關于美國學的,覺得他對美國學還有些基礎,且文筆也頗為典雅,便收了他做學生。他后來的博士論文選題雖然是研究史學流派的,但沒有越出美國學的范疇,因為“和諧”史學討論的主題之一即美國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這些價值觀在塑造美利堅民族及其性格過程中的作用問題。所以,他在寫作其博士論文《美國戰(zhàn)后“和諧”思潮研究》中并沒有放棄或停止對美國學的關注。這為其在博士畢業(yè)之后迅速展開對美國學運動的研究準備了條件。我雖然是研究美國史的,且美國學也不是我的專長,但我對美國學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1988—1989年我在美國馬里蘭大學作訪問研究時,曾有幸結識了一位在該校念美國學的中國臺灣學生,得到一份有關美國學的教學大綱和詳細參考書目,并與之多次討論過有關美國學的問題,使我在做我的專門研究的同時,可以比較方便地搜集一些關于美國學的資料和信息。這一經(jīng)歷使我了解到,美國學和我們的美國研究其實是頗為不同的,即使在美國,它也還是一個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和內容尚未完全定型,研究的主題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這為美國學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探索的余地。正因為如此,我一直鼓勵張濤在撰寫博士論文的同時,不要忘掉美國學研究,并一有機會就和他討論相關的問題。令我感動的是,他在北大畢業(yè)返回重慶母校工作后,能夠繼續(xù)堅持他的美國學研究,并在僅僅三年的時間內就拿出了這樣一部厚重而扎實的專著。如上所述,即使在美國,美國學也還是一個新興的、不甚成熟的學科,這為張濤博士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也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機遇。張濤面臨的任務是,他必須搜集和接觸有關美國學的大量原始材料和信息,并努力對這些資料和信息進行梳理,從中找出美國學運動興起和發(fā)展的基本線索,以便為本書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但他并沒有滿足于這種基礎性研究,而是將更大的熱情和精力投注于對美國學基本范疇和理論的研究。為此,他在本書第二章中對美國學的核心主題——美國人的社會文化意識——的三大主要表現(xiàn)形式,即國民性格、區(qū)域意識和群體意識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正是這種探討為我們揭示了美國學的核心與本質,并劃分了它與有關美國的歷史學、文學或歷史文化學的界線,對于我國的美國學研究具有很大的參照意義。本書后面幾章,雖然重點在于分別探討和研究美國學運動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也就是探討和研究美國學研究主題的三次轉換,但始終沒有偏離第二章所揭示的美國學的核心論題。本書在大量采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圍繞美國學的三大基本研究范疇,詳細探討了美國學與美國研究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探討了美國學運動興起的學術背景和社會背景,探討了美國學研究主題迄今為止的三次轉換及其內容,在史論結合的基礎上為我們清晰地描述了美國學運動興起和發(fā)展的內在邏輯,不愧為我國美國學的一部力作。我相信,廣大讀者定會和我一樣從中獲益。我期盼著張濤博士在美國學領域繼續(xù)耕耘,有更精深和專業(yè)的作品問世。

作者簡介

  張濤,四川岳池人,1971年生。1992年獲四川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四川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學位。現(xiàn)為四川外語學院外國語文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世界史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曾在《世界歷史》、《美國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國際論壇》、《北大史學》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5篇,出版專著《美國戰(zhàn)后“和諧”思潮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合編教材一部。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文化史和中美關系史等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美國學運動的起源
 一、人文教育環(huán)境
 二、新史學與思想史
 三、文學領域的變革
 四、社會環(huán)境
 五、文化外交的影響
第二章 美國學的研究范疇
 一、國民性格
 二、區(qū)域文化意識
 三、群體文化意識
第三章 美國學的開路先鋒:帕林頓與馬西森
 一、命運多舛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
 二、翹首以待的自由主義回歸
 三、對帕林頓—馬西森自由主義研究的反思
第四章 佩里·米勒的清教研究
 一、清教思想的多元性
 二、清教與歷史進程的互動作用
 三、清教研究的學術意義
第五章 神話—象征與美國學
 一、神話—象征流派的理論框架
 二、神話—象征的內部共性與差異
 三、神話—象征流派的局限性
第六章 美國學的文化轉向
 一、文學力量的喪失
 二、文化研究時代的來臨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學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美國研究及美國學運動大事記
附錄二 美國學協(xié)會歷屆主席一覽表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