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VLSI概述
1.1 發(fā)展概貌
1.2 主要設計方法——自頂向下方法
1.3 VLSI設計流程中的重點問題
1.3.1 高層綜合
1.3.2 邏輯綜合
1.3.3 物理綜合
1.4 工具的支持
思考題
第2章 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
2.1 Verilog語言的一般結構
2.1.1 模塊
2.1.2 數(shù)據(jù)流描述方式
2.1.3 行為描述方式
2.1.4 結構化描述方式
2.1.5 混合描述方式
2.2 Verilog語言要素
2.2.1 標識符、注釋和語言書寫的格式
2.2.2 系統(tǒng)任務和函數(shù)
2.2.3 編譯指令
2.2.4 值集合
2.2.5 數(shù)據(jù)類型
2.2.6 位選擇和部分選擇
2.2.7 參數(shù)
2.3 表達式與操作符
2.3.1 算術操作符
2.3.2 關系操作符
2.3.3 相等關系操作符
2.3.4 邏輯操作符
2.3.5 按位操作符
2.3.6 歸約操作符
2.3.7 移位操作符
2.3.8 條件操作符
2.3.9 連接操作符
2.3.10 復制操作符
2.4 結構描述方式
2.4.1 常用的內置基本門
2.4.2 門時延問題
2.4.3 門實例數(shù)組
2.4.4 模塊和端口
2.4.5 模塊實例語句
2.4.6 模塊使用舉例
2.5 數(shù)據(jù)流描述方式
2.5.1 連續(xù)賦值語句
2.5.2 舉例
2.5.3 連線說明賦值
2.5.4 時延
2.5.5 連線時延
2.5.6 舉例
2.6 行為描述方式
2.6.1 過程結構
2.6.2 時序控制
2.6.3 語句塊
2.6.4 過程性賦值
2.6.5 if語句
2.6.6 case語句
2.6.7 循環(huán)語句
2.7 設計共享
2.7.1 任務
2.7.2 函數(shù)
2.7.3 系統(tǒng)任務和系統(tǒng)函數(shù)
2.8 HDL仿真軟件簡介
思考題
第3章 硬件描述語言VHDL
3.1 VHDL語言的基本結構
3.2 VHDL的設計實體
3.2.1 實體說明
3.2.2 結構體
3.3 VHDL中的對象和數(shù)據(jù)類型
3.3.1 數(shù)的類型和它的字面值
3.3.2 數(shù)據(jù)類型
3.3.3 對象的說明
3.3.4 VHDL中數(shù)的運算
3.4 行為描述
3.4.1 對象的賦值
3.4.2 并發(fā)進程
3.4.3 并行信號賦值語句
……
第4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
第5章 邏輯綜合
第6章 自動布局、布線
第7章 SoC技術簡介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