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7日和8日,素有“萬園之園”、“東方凡爾賽宮”之美譽的北京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洗劫一空。18日,額爾金特使下令英軍焚燒圓明園。其物質損失不計其數(shù),“打個比方,等于凡爾賽宮和盧浮宮加國家圖書館統(tǒng)統(tǒng)毀于一旦?!狈▏鴼v史學家伯納·布立賽在其《1860:圓明園大劫難》一書這樣說。作為一個文明被摧毀的痛苦記憶,圓明園的大劫難不僅對中國人而且對于全人類來說都是值得記取和深思的。伯納·布立賽以這樣一個歷史的視野來回顧這場劫難,站在雨果等西方有識之士的立場,徹底否定和譴責了燒毀圓明園的野蠻行徑。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從法國學者的角度全面正視和反思這一事件的著作。該書從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寫起,敘述了英法兩國任命將領籌劃“遠征”、漂洋赴華、途經香港、抵達上海,進而攻占大沽炮臺,入侵北京的戰(zhàn)爭過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以戰(zhàn)爭親歷者的日記和回憶錄為依據(jù),描繪了英法聯(lián)軍官兵貪婪地搶奪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無情地破壞華麗輝煌的宮殿,最終在熊熊烈焰中將這座舉世無雙的御苑毀為廢墟的情景,以大量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一幕真實而又觸目驚心的歷史。書中還介紹了部分被掠至歐洲的圓明園遺珍的拍賣和收藏情況,包括現(xiàn)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以及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物品陳列館的部分珍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