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Photoshop中文版Photoshop CS完全攻略

中文版Photoshop CS完全攻略

中文版Photoshop CS完全攻略

定 價:¥49.00

作 者: 雷波編著
出版社: 中國電力出版社
叢編項: 電腦平面設計系列
標 簽: Photoshop

ISBN: 9787508332536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光盤2片 頁數(shù): 4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資深Photoshop產(chǎn)品教育專家、國家信息化認證項目平面設計講師在總結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精心編精辟,全面、深入地講解了中文版Photoshop CS的98%以上的功能,并針對Photoshop用戶從初級到中、高級的認知過程進行了優(yōu)化,而且特別對圖層、路徑、通道、蒙版、濾鏡、文本等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進行了透徹地講解。本書不僅展示了如何在平面設計中使用Photoshop CS,還講解了許多實用的數(shù)碼相片處理技術,并專門增加了一些相關的理論及實例。本書超值贈送2張光盤,光盤A中放置有書中操作實例的所有素材和最終效果文件,光盤B中放置有長達2個多小時的Photoshop多媒體教程,為您的學習提供了全方位的配合與指導。本書結構合理、層次清晰、示例豐富新穎、講解詳細透徹,可作為Photoshop培訓班的高級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平面設計人員及大中專院校學生的自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雷波,資深Photoshop產(chǎn)品教育專家、國家信息化認證項目平面教師培訓主講、CETV-1及BTV-3電視臺Photoshop主講教師,曾任中國Adobe授權培訓管理中心教學總監(jiān)及《圖形圖像及電腦動畫。雜志社副主編,有豐富的產(chǎn)品使用經(jīng)驗與授課經(jīng)驗。相關圖書TheArtofPhotoshopCSPhotoshopCS畫廊:ThemeGalleryPhotoshopCS濾鏡特效設計白金手冊IllustratorCS影像設計白金教程PhotoshopCS數(shù)碼相片處理技巧大全中文版PhotoshopCS標準培訓教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走進PhotoshopCS的世界
1.1位圖與矢量圖2
1.1.1位圖的優(yōu)缺點2
1.1.2矢量圖的優(yōu)缺點2
1.2工作界面3
1.2.1菜單命令4
1.2.2工具箱4
1.2.3工具選項條5
1.2.4調板7
1.2.5調板窗8
1.2.6狀態(tài)欄9
1.2.7當前操作的圖像9
1.3預設管理器9
1.4定義個性化Photoshop12
1.4.1保存工作界面12
1.4.2自定義工作環(huán)境13
1.4.3自定義幫助22
1.4.4自定義快捷鍵24
1.5圖像文件格式26
1.5.1PSD/PSB文件格式27
1.5.2JPEG文件格式27
1.5.3TIFF文件格式27
1.5.4GIF文件格式27
1.5.5PNG-8文件格式28
1.5.6BMP文件格式28
1.5.7EPS文件格式28
1.5.8PDF文件格式28
第2章圖像文件基礎操作
2.1新建及打開圖像文件30
2.1.1新建圖像文件30
2.1.2打開圖像文件31
2.2保存圖像文件31
2.2.1以GIF格式保存文件31
2.2.2以JPEG格式保存文件31
2.2.3以PhotoshopPDF格式保存文件32
2.2.4以PNG格式保存文件32
2.2.5以TIFF格式保存文件32
2.3復制.恢復與關閉圖像文件33
2.3.1復制圖像文件33
2.3.2恢復與關閉圖像文件33
2.4圖像尺寸與分辨率34
2.5改變圖像畫布尺寸35
2.6使用裁切工具裁切圖像37
2.7“文件瀏覽器”窗口38
2.7.1查看圖片及圖片信息38
2.7.2在Photoshop中打開圖片39
2.7.3進行文件管理39
2.7.4標記與取消標記圖像42
2.7.5為圖像分級42
2.7.6為圖像設置關鍵字44
2.7.7其他功能45
2.8圖像查看方式45
第3章制作選區(qū)
3.1利用工具創(chuàng)建選區(qū)52
3.1.1矩形選框工具52
3.1.2橢圓選框工具53
3.1.3單列選框工具和單行選框工具54
3.1.4套索工具55
3.1.5多邊形套索工具56
3.1.6磁性套索工具56
3.1.7魔棒工具57
3.2利用命令創(chuàng)建選區(qū)59
3.2.1選擇全部圖像59
3.2.2重新選擇剛剛取消的選區(qū)59
3.2.3反相選擇59
3.2.4使用“色彩范圍”命令創(chuàng)建
選區(qū)60
3.2.5移動選區(qū)61
3.2.6取消當前選區(qū)62
3.3選區(qū)模式62
3.3.1繪制新選區(qū)按鈕62
3.3.2增加選區(qū)按鈕63
3.3.3減少選區(qū)按鈕63
3.3.4交叉選區(qū)按鈕63
3.4調整選區(qū)64
3.4.1擴大選區(qū)的范圍64
3.4.2選擇相似的圖像65
3.4.3收縮選區(qū)的范圍65
3.4.4擴展選區(qū)的范圍66
3.4.5使選區(qū)變得更加平滑66
3.4.6制作環(huán)狀選區(qū)66
3.4.7為選區(qū)添加羽化67
3.5變換選區(qū)及變換選區(qū)中的圖像67
3.5.1縮放68
3.5.2旋轉69
3.5.3斜切69
3.5.4扭曲70
3.5.5透視70
3.6編輯選區(qū)中的圖像71
3.6.1移動選區(qū)中圖像71
3.6.2復制選區(qū)中圖像72
3.6.3刪除選區(qū)中圖像72
第4章定義顏色
4.1顏色的基本屬性74
4.1.1色相74
4.1.2飽和度74
4.1.3亮度74
4.2選擇顏色75
4.2.1指定顏色75
4.2.2“顏色”調板76
4.2.3“色板”調板76
4.2.4吸管工具77
4.2.5顏色取樣工具77
4.3使用不同的顏色模式77
4.3.1位圖模式78
4.3.2灰度模式79
4.3.3雙色調模式79
4.3.4索引顏色模式82
4.3.5RGB顏色模式83
4.3.6CMYK顏色模式83
4.3.7Lab顏色模式84
4.3.8多通道顏色模式84
第5章路徑與形狀
5.1用于繪制路徑的工具86
5.1.1鋼筆工具86
5.1.2自由鋼筆工具87
5.1.3磁性鋼筆工具87
5.2用于編輯路徑的工具88
5.2.1添加錨點工具88
5.2.2刪除錨點工具89
5.2.3轉換點工具89
5.3用于選擇路徑的工具90
5.3.1路徑選擇工具90
5.3.2直接選擇工具91
5.4使用“路徑”調板管理路徑91
5.4.1選擇或取消路徑92
5.4.2創(chuàng)建新路徑92
5.4.3保存“工作路徑”路徑93
5.4.4復制路徑93
5.4.5刪除路徑93
5.5路徑運算93
5.6繪制規(guī)則形狀95
5.6.1矩形工具96
5.6.2圓角矩形工具98
5.6.3橢圓工具98
5.6.4多邊形工具99
5.6.5直線工具100
5.6.6自定形狀工具101
5.6.7為形狀設置顏色102
5.6.8創(chuàng)建自定義形狀102
5.7路徑.選區(qū)及形狀的相互轉換104
5.7.1將選區(qū)轉換為路徑104
5.7.2將路徑轉換為選區(qū)105
5.7.3將形狀轉換為選區(qū)107
5.7.4將形狀轉換為路徑107
第6章繪畫的藝術
6.1畫筆工具110
6.2“畫筆”調板111
6.2.1參數(shù)詳解112
6.2.2鎖定動態(tài)參數(shù)設置121
6.2.3解除動態(tài)參數(shù)的鎖定122
6.2.4將紋理拷貝到其他工具122
6.2.5創(chuàng)建自定義畫筆122
6.2.6復位畫筆預設124
6.2.7儲存畫筆125
6.2.8載入畫筆125
6.2.9替換畫筆125
6.2.10刪除畫筆126
6.3漸變工具126
6.3.1漸變工具選項條126
6.3.2創(chuàng)建實色漸變127
6.3.3創(chuàng)建透明漸變130
6.3.4創(chuàng)建雜色漸變131
6.3.5存儲漸變132
6.3.6載入漸變132
6.3.7復位默認漸變133
6.3.8重命名漸變133
6.4鉛筆工具134
6.5描邊與填充134
6.5.1使用“描邊”命令134
6.5.2使用“填充”命令137
6.5.3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顏色
或圖案139
6.5.4自定義圖案140
6.5.5定義無縫拼貼圖案141
第7章畫龍點睛之文字
7.1輸入文字146
7.1.1輸入橫排文字146
7.1.2輸入直排文字147
7.1.3轉換橫排文字與直排文字148
7.1.4輸入點文字149
7.1.5輸入段落文字149
7.1.6轉換點文字與段落文字149
7.1.7輸入文字選區(qū)150
7.2編輯文字150
7.2.1設置文字屬性150
7.2.2設置段落屬性153
7.2.3變換文字154
7.3拼寫檢查155
7.4查找與替換156
7.5文字的轉換158
7.5.1將文字轉換為路徑158
7.5.2將文字轉換為形狀158
7.5.3將文字轉換為圖像159
7.6制作異型文字效果160
7.6.1扭曲文字160
7.6.2沿路徑繞排文字161
7.6.3區(qū)域文字164
第8章修飾圖像
8.1圖像修飾工具168
8.1.1使用減淡工具提亮圖像168
8.1.2使用加深工具增加圖像對比度169
8.1.3使用海綿工具處理圖像飽和度170
8.1.4使用模糊工具制作景深效果170
8.1.5使用銳化工具提高圖像清晰度171
8.1.6使用涂抹工具扭曲圖像171
8.2擦除圖像172
8.2.1橡皮擦工具172
8.2.2背景色橡皮擦工具173
8.2.3魔術橡皮擦工具174
8.3修復或修補圖像175
8.3.1使用仿制圖章工具復制圖像175
8.3.2圖案圖章工具177
8.3.3使用修復畫筆工具去除人物臉部斑點177
8.3.4使用修補工具去除皺紋178
8.3.5顏色替換工具181
第9章糾正操作失誤
9.1基本的糾正命令184
9.1.1恢復命令184
9.1.2還原與重做命令184
9.1.3向前和返回命令184
9.2“歷史記錄”調板184
9.2.1歷史記錄184
9.2.2快照185
9.2.3從當前狀態(tài)創(chuàng)建新文件187
9.2.4設置“歷史記錄”調板選項187
9.3糾錯工具188
9.3.1歷史記錄畫筆工具188
9.3.2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190
第10章快速調整與自動校正命令
10.1“直方圖”調板194
10.2快速調整色彩命令196
10.2.1反相圖像色彩196
10.2.2平均圖像色調197
10.2.3制作純黑白圖像效果197
10.2.4自定義色調的等級199
10.2.5制作灰度圖像199
10.3自動校正命令200
10.3.1設置自動更正選項200
10.3.2自動調整圖像的色階201
10.3.3自動調整圖像的對比度201
10.3.4自動調整圖像的顏色202
第11章顏色調整命令
11.1“色相/飽和度”命令204
11.1.1快速調整圖像顏色205
11.1.2使用模糊控件調整圖像顏色206
11.2“變化”命令208
11.3“可選顏色”命令210
11.4“通道混合器”命令212
11.5“替換顏色”命令214
11.6“色彩平衡”命令216
11.7“匹配顏色”命令218
11.7.1融合圖像219
11.7.2改變圖像色調220
11.8“照片濾鏡”命令221
11.9“漸變映射”命令223
第12章自定義圖像的亮度
12.1“色階”命令226
12.1.1快速調整圖像的明暗度226
12.1.2用黑.白吸管定義黑.白場228
12.1.3使用灰色吸管工具糾正圖像偏色229
12.2“曲線”命令229
12.2.1精確調整圖像明暗度231
12.2.2顯示更多的細節(jié)圖像232
12.2.3制作斑駁的金屬圖像效果234
12.3“暗調/高光”命令235
第13章圖層的基本操作
13.1關于圖層240
13.2“圖層”調板241
13.3圖層的基本操作242
13.3.1新建圖層242
13.3.2將“背景”圖層轉換為普通圖層244
13.3.3選擇圖層244
13.3.4顯示/隱藏圖層.圖層組或圖層效果245
13.3.5更改圖層縮覽圖245
13.3.6為圖層設置顏色以便于查看246
13.3.7復制圖層247
13.3.8重命名圖層248
13.3.9改變圖層順序248
13.3.10快速選擇圖層中的非透明
區(qū)域249
13.3.11鎖定圖層250
13.3.12刪除圖層252
13.4圖層組及嵌套圖層組252
13.4.1新建圖層組253
13.4.2創(chuàng)建嵌套圖層組253
13.4.3將圖層移入.移出圖層組254
13.4.4折疊或展開圖層組255
13.4.5復制圖層組255
13.4.6刪除圖層組255
13.4.7圖層組的不透明度256
13.4.8圖層組的混合模式256
13.4.9鎖定圖層組256
13.5鏈接與解除鏈接圖層.圖層組256
13.5.1圖層與圖層的鏈接256
13.5.2圖層與圖層組的鏈接257
13.6對齊鏈接圖層257
13.6.1與圖層對齊257
13.6.2與選區(qū)對齊258
13.7分布鏈接圖層259
13.7.1根據(jù)圖層進行分布259
13.7.2根據(jù)選區(qū)分布圖層260
13.8合并圖層260
13.8.1向下合并圖層260
13.8.2合并鏈接圖層260
13.8.3合并圖層組261
13.8.4合并可見圖層261
13.8.5合并剪貼蒙版261
13.8.6拼合圖層261
13.9圖層復合261
13.9.1創(chuàng)建圖層復合262
13.9.2應用圖層復合264
13.9.3更新圖層復合264
13.9.4刪除圖層復合264
13.10調整圖層265
13.10.1創(chuàng)建調整圖層265
13.10.2編輯調整圖層266
13.10.3刪除調整圖層268
13.11填充圖層268
13.11.1創(chuàng)建實色填充圖層268
13.11.2創(chuàng)建漸變填充圖層268
13.11.3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圖層269
13.12形狀圖層269
13.12.1創(chuàng)建形狀圖層269
13.12.2繪圖模式對形狀圖層效果的影響270
13.12.3柵格化形狀圖層272
第14章圖層樣式
14.1圖層樣式詳解274
14.1.1圖層樣式對話框274
14.1.2僅修改透明像素的圖層樣式275
14.1.3僅修改圖像像素的圖層樣式278
14.1.4修改透明像素和圖像像素的圖層樣式281
14.2圖層樣式的相關操作285
14.2.1顯示或隱藏圖層樣式285
14.2.2復制.粘貼圖層樣式285
14.2.3縮放圖層樣式286
14.2.4將圖層樣式轉換為圖層287
14.2.5刪除圖層樣式287
14.3“樣式”調板288
14.3.1自定新圖層樣式288
14.3.2載入圖層樣式289
14.3.3重命名圖層樣式289
14.3.4刪除圖層樣式290
第15章圖層的高級應用
15.1剪貼蒙版292
15.1.1剪貼蒙版的類型293
15.1.2取消剪貼蒙版295
15.1.3為剪貼蒙版設置混合模式295
15.1.4為剪貼蒙版設置“不透明度”296
15.1.5為剪貼蒙版添加圖層樣式297
15.2圖層蒙版298
15.2.1關于圖層蒙版298
15.2.2創(chuàng)建圖層蒙版的途徑299
15.2.3應用與刪除圖層蒙版302
15.2.4編輯圖層蒙版303
15.2.5圖層與圖層蒙版的鏈接304
15.2.6查看與屏蔽圖層蒙版305
15.3矢量蒙版306
15.3.1關于矢量蒙版306
15.3.2添加矢量蒙版307
15.3.3編輯矢量蒙版308
15.3.4刪除矢量蒙版309
15.4快速蒙版309
15.4.1關于快速蒙版309
15.4.2創(chuàng)建并編輯快速蒙版310
15.4.3為快速蒙版應用濾鏡311
15.4.4改變快速蒙版的選項313
15.5圖層混合模式314
15.6圖層的高級混合316
15.6.1填充不透明度316
15.6.2限制混合通道317
15.6.3挖空318
15.6.4分組混合321
15.6.5指定混合范圍324
第16章通道
16.1通道及“通道”調板328
16.1.1關于通道328
16.1.2“通道”調板329
16.2顏色通道330
16.3Alpha通道332
16.3.1創(chuàng)建空白Alpha通道332
16.3.2從選區(qū)創(chuàng)建同形狀的Alpha通道333
16.3.3保存選區(qū)為Alpha通道并同時運算334
16.3.4從快速蒙版創(chuàng)建Alpha通道336
16.3.5從圖層蒙版創(chuàng)建通道336
16.3.6將通道作為選區(qū)載入336
16.4編輯Alpha通道338
16.4.1用濾鏡編輯Alpha通道338
16.4.2通過繪畫編輯通道340
16.4.3使用顏色調整命令編輯Alpha通道341
16.5專色通道343
16.5.1關于專色通道343
16.5.2創(chuàng)建專色通道343
16.5.3合并專色通道345
16.5.4更改專色通道的選項345
16.6通道操作345
16.6.1復制通道345
16.6.2刪除通道345
16.6.3調整通道排列順序346
16.6.4重命名通道346
16.7分離與合并通道347
16.7.1分離通道347
16.7.2合并通道347
16.8“應用圖像”與“計算”349
16.8.1“應用圖像”命令349
16.8.2通道“計算”命令353
16.8.3結合使用“應用圖像”與“計算”命令358
第17章濾鏡
17.1濾鏡的分類362
17.2濾鏡庫363
17.2.1添加濾鏡層363
17.2.2濾鏡層的相關操作364
17.3內(nèi)置濾鏡366
17.3.1風格化366
17.3.2畫筆描邊369
17.3.3模糊370
17.3.4扭曲373
17.3.5銳化377
17.3.6素描378
17.3.7紋理380
17.3.8像素化382
17.3.9渲染383
17.3.10藝術效果385
17.3.11雜色387
17.3.12Digimarc(水?。?88
17.4特殊濾鏡389
17.4.1抽出389
17.4.2液化392
17.4.3圖案生成器394
第18章動作
18.1“動作”調板398
18.2錄制新動作399
18.3應用已有動作400
18.3.1跳過命令播放401
18.3.2在播放動作過程中設置命令參數(shù)402
18.4調整和編輯動作402
18.4.1修改動作中命令的參數(shù)402
18.4.2重新排列命令順序402
18.4.3插入菜單項目403
18.4.4插入停止403
18.4.5繼續(xù)錄制動作404
18.5復制與刪除命令.動作或動作序列404
18.5.1復制命令.動作或動作序列404
18.5.2刪除命令.動作或動作序列405
18.6存儲和載入動作405
18.7設置回放選項406
第19章自動化
19.1批處理408
19.2PDF演示文稿411
19.3快捷批處理414
19.4Web照片畫廊414
19.5裁切并修齊照片417
19.6多頁面PDF到PSD417
19.7使用“聯(lián)系表”制作圖像索引圖418
19.8條件模式更改420
19.9圖片包420
19.10限制圖像422
19.11制作全景圖像423
第20章綜合實例
20.1字體特效428
第1部分制作高光文字428
第2部分制作場景氣氛431
20.2書籍封面制作437
第1部分正封面的制作437
第2部分書脊和封底的制作445
20.3暗器450
第1部分繪制暗器450
第2部分調整暗器效果458
20.4豹人461
20.5琥珀效果466
20.6數(shù)字流470
第1部分制作背景470
第2部分制作數(shù)字流效果477
20.7素描效果483
20.8修飾照片4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