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政治經濟學

定 價:¥30.00

作 者: 朱文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系列教材
標 簽: 國際經濟學

ISBN: 9787301071359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國際政治經濟學(第2版)》旨在全面介紹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沿革發(fā)展和主要內容,繼而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為憑依,討論和分析重大的國際政治經濟現(xiàn)象,追述國際體系的變遷。第一章是主要的理論部分,介紹國際政治經濟學學科的產生過程、關注重點、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重點是考察世界市場體系,分析它如何依靠經濟與科技的力量不斷擴展,又如何為國際政治環(huán)境所左右。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重點轉向分析民族國家的行為模式。最后的第六章討論21世紀市場與國家的關系,它們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動了全球化浪潮以及它們自身如何被這股浪潮沖擊和改變。

作者簡介

  朱文莉,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1993年獲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美國凱特琳基金會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經濟學、美國政治與外交、比較政治經濟制度。代表性著包括《高處不勝寒——冷戰(zhàn)后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和世界地位》(合著)等作品。在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本科骨干基礎課)、“美國政治經濟與外交”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jié)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起源
政治學與經濟學的分離
新政治經濟學的出現(xiàn)
國際關系中的變革
國際政治經濟學誕生
第二節(jié)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概念
民族國家與世界市場
基本組織形式
國際關系的動力
國家與市場的緊張關系
第三節(jié) 主流思想體系
自由主義
現(xiàn)實主義
激進主義
第四節(jié)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框架
研究范式的突破
宏觀角度與微觀角度
本書的結構安排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國際貿易體系
第一節(jié) 比較優(yōu)勢
絕對優(yōu)勢
比較優(yōu)勢
機會成本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國際貿易體系的起源(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現(xiàn)代國際貿易與早期國際貿易的區(qū)別
各國對國際貿易變革的反應
國際貿易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jié) 第一次相互依存時代(1873—1914)
相互依存的擴展
相互依存的深化
相互依存的脆弱性
第四節(jié) 兩次大戰(zhàn)與貿易保護主義
戰(zhàn)爭的后果
貿易保護政策
第五節(jié) 第二次相互依存時代(1945—1989)
戰(zhàn)爭后果與影響
體制設計與建立
體系的實踐效果
第六節(jié) 貿易理論的發(fā)展
特定要素模型
報酬遞減規(guī)律
國際貿易模式
收益分配與貿易政策的決定
赫克歇爾-奧林模型
要素比例與生產偏向性效應
貿易模式與收益分配
要素價格相等化問題
里昂惕夫悖論
規(guī)模經濟效應
基本假設與貿易模式
行業(yè)內貿易
內部規(guī)模經濟效應與壟斷競爭
一體化問題
外部規(guī)模經濟效應
第七節(jié) 圍繞貿易政策的爭論
保護貿易的邏輯
貿易保護手段
支持自由貿易的邏輯
重壓之下的世界貿易體系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國際貨幣體系
第一節(jié) 貨幣與貨幣政策
從金銀到紙幣
貨幣乘數(shù)
貨幣政策手段
第二節(jié) 匯率與國際收支
匯率
匯率與國際貿易
匯率與資本流動
儲備貨幣
第三節(jié) 國際貨幣領域國家與市場的關系
金融決策的政治學
國家的政策目標
國家的政策手段
匯率制度與國際體系
第四節(jié) 金本位體系
金本位制度的理論基礎
金本位體系的建立
金本位體系的規(guī)則
金本位制度的瓦解
第五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
體系的設計與建立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作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構特點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第六節(jié) 目前的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的形成
貨幣電子化與浮動制度的確立
浮動匯率的內外平衡實踐
浮動匯率的利弊
第七節(jié) 浮動匯率的風險:拉美債務危機
危機的根源
危機處理方案
第八節(jié) 浮動匯率的風險:東亞金融危機
夾縫戶的新興經濟體
市場與國家關系失衡
第九節(jié) 改革的努力:歐元誕生
從固定匯率到單一貨幣
歐元與最優(yōu)貨幣區(qū)
歐元區(qū)的前景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國家間的競爭
第一節(jié) 競賽規(guī)則與標準
相對獲益與絕對獲益
GNP與GDP
可持續(xù)增長指標
經濟周期與霸權周期
第二節(jié) 國力盛衰的根源
人口、資源與資本
技術創(chuàng)新
制度環(huán)境
文化與經濟模式
第三節(jié) 計劃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的運作與弊病
經濟轉軌
第四節(jié) 發(fā)展戰(zhàn)略與發(fā)展體制
現(xiàn)代化理論
依附論
東亞模式
第五節(jié) 自由市場體制一一萊茵模式
模式特點
挑戰(zhàn)與革新
第六節(jié) 自由市場體制一一盎格魯-撒克遜模式
基本觀念
新經濟現(xiàn)象
優(yōu)勢與缺點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國家間的合作
第一節(jié) 國際社會與國際合作
從無政府狀態(tài)到國際社會
國際合作的利益基礎
國際合作的制度環(huán)境
國際組織與國際機制
第二節(jié) 國際合作的成功與失敗
成功合作的案例一一歐洲聯(lián)盟
失敗合作的案例一一經濟互助委員會
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第三節(jié) 世界體系中的霸權與合作
大集團合作的難題
霸權穩(wěn)定論
霸權穩(wěn)定論批判
維也納體系
凡爾賽體系
雅爾塔體系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全球時代的經濟與政治
第一節(jié) 全球化浪潮
何謂全球化
全球化的動力
全球化生產與跨國公司
貿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全球性問題
第二節(jié) 新時代的競爭
夾縫中的國家政府
調整競爭模式
北歐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新時代的合作
全球管理
區(qū)域合作
反全球化運動
第四節(jié) 相互依存體系的前景
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譯名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