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文學界與研究莎士比亞的“莎學”、研究喬伊斯的“喬學”并駕齊驅的三大顯學之一的研究《紅樓夢》的“紅學”,著實是越來越熱鬧了。我常異想天開地瞎琢磨,若是生前窮困潦倒但卻是“紅學”濫觴的曹雪芹在天有靈,面對目下你方唱罷我登場,眾說紛紜一片“紅”的繁榮景象,會作何感想?可誰曾想,在曹雪芹誕辰即將滿三百歲的前夕,如今連《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都成了疑問,“紅學”的濫觴者也自然變成了無頭案。這不,有文章說,《紅樓夢》的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出自一位湖南籍人士的手筆,原作是用湘語寫成的,曹雪芹只不過是個藝術加工者。最近又有人考證出,《紅樓夢》的作者倒是與曹雪芹沾邊,不過他只是其中部分詩詞的創(chuàng)作者,而真正的作者是他的父親曹頫,也即是小說早期抄本上著名的批語者“脂硯齋”??刹苎┣鄣母赣H到底是曹頫還是曹颙?而“脂硯齋”到底是誰,是男是女?都尚未塵埃落定。而在認為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顛撲不破的人里,又有執(zhí)著地認為那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就是曹雪芹寫完了的,根本就沒有高鶚續(xù)書那么回事。不僅如此還有最新的考證推論,曹雪芹除了《紅樓夢》,還寫了一部《廢藝齋集稿》及其附錄《瓶湖懋齋記盛》殘文傳世;贊同與質疑,專家學者各執(zhí)一詞。早幾年,已有驚人之語:國內現(xiàn)流行的《紅樓夢》程乙本并非曹雪芹的原刊本,多年來國內紅學界一直是以《紅樓夢》雕版,也就是現(xiàn)在常說的“盜版”為刊本研究的。真是“紅學”亂如麻,剪不斷,理還亂。難怪連頂著“紅學家”冠冕的都常要感嘆自己是誤入“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