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園藝術史》著者,積四十余年的研究,通過對中國造園實踐在歷史運動過程的科學分析,揭示出中國造園在世界的造園文化中,獨樹一幟、無與倫比的高度藝術性和特殊性質。這是一部研究中國造園歷史的理論著作。掌握豐富的造園史料和相關史料的基礎上,以辯證唯物史觀,從造園的社會實踐角度,對各個歷史時期,在一定社會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時代性的園居生活方式,作了合目的、合規(guī)律性的分析;對各個時期造園的性質、園林在內容與形式上的特征,和歷史的繼承與發(fā)展關系做了比較與闡述。如高臺建筑的秦漢時代,由于帝室財政與國家財政分別運籌,形成“大苑囿,高臺榭,遠馳道”的特點,實際上是在帝室物質生活資料生產領域的區(qū)域內,建造許多離宮別館,主要是欣賞自然景觀,人工造景只是在池沼中,筑土如壺的較原始的象征性的海上三神仙。從高臺的形式特征,亦稱臺苑,從造園的性質,可稱之謂自然經濟的山水宮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