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論》從道德的高度,從對個人與社會的福祉出發(fā),闡述了以同情說為基礎的道德評價論、德性論,其中包含道德準則和道德評價的共同標準及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強調。在斯密的論述中,問題的關鍵是:作為道德基礎的同情究竟指的是什么?斯密認為,關心別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把別人的幸??闯墒亲约旱氖虑榈臓繏?,這就是同情,同情是人的本性。斯密實質上是說,同情和利已同樣是人的天性。因此,斯密認為,只有當全社會的成員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為行為的準則時,社會才會有和諧、安定和進步。由此可見,《道德情感論》提出的問題是:以自利為基礎的市場機制必須用以他利為基礎的道德情感來協調?!秶徽摗氛f的是經濟人;《道德情感論》說的是道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