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馬克思主義1. 順應現(xiàn)代高教規(guī)律 大力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 秦紹德2.蘇東劇變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馬克思的啟示 陳學明馬擁軍3.馬克思在哲學上的革命變更對西方現(xiàn)當代哲學的超越 劉放桐4.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規(guī)律性認識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5. 試論馬克思哲學的存在論基礎 吳曉明6. 貫徹“三個代表”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 余源培 哲學與宗教學7. 西方法哲學的近現(xiàn)代轉型及其啟示 莫偉民8. 西方哲學史研究中的三個神話 俞吾金9. 20世紀西方哲學經典及其學術影響 黃頌杰10. 哲學主題歷史轉換的內在本質 孫承叔11.宗教與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約 ―――意大利人文主義者的宗教觀 趙立行 歷史學、民族學與考古學12.馬爾薩斯理論和清代以來的中國人口 ―――評美國學者近年來的相關研究 曹樹基 陳意新13. 20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 葛劍雄 華林甫14.“學術社會”的建構與知識分子的“權勢網絡” ―――以《獨立評論》雜志為中心的考察 章 清15.北魏道武帝早年經歷考辨 ―――與李憑先生商榷 安介生16.民主政治誕生2500周年? ―――評當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 黃 洋17. 我國環(huán)境變化的歷史過程及其特點初探 鄒逸麟18.論國有文物的國家所有權 ―――對文物單位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現(xiàn)象的質疑 陸建松 文學、語言學與新聞傳播學19.欲望:時代與人性的另一面 ―――試論張煒小說中的惡魔性因素 陳思和20. 試論元末“古樂府運動” 黃仁生21. 論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象似性 朱永生22. 網絡廣告價值的體現(xiàn) 程士安23.新聞專業(yè)主義的建構與消解 ―――對西方大眾傳播者研究歷史的解讀 黃 旦 政治學與法學24.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歷史方位與現(xiàn)實取向 林尚立25. 試論國際關系民主化 倪世雄 王義桅26. 輿論監(jiān)督與政府機構的“名譽權” 侯 健27. 論督促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章武生28. 防止醫(yī)療糾紛的關鍵 瞿曉敏 達慶東 經濟學與管理學29.消費理論中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 ―――及對中國消費不振的分析 袁志剛 朱國林30.勞動、價值和企業(yè)所有權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xiàn)代拓展 史正富31. 境外上市企業(yè)在國內融資的可行性與主要障礙 田素華 何仁科32.資本形成、工業(yè)化與經濟增長:中國的轉軌特征 張 軍33.國有法人股回購的信息內涵及市場識別 ―――“云天化”和“申能股份”公司回購國有法人股的實證研究 王 偉34. 商業(yè)銀行客戶資信評價模糊綜合判別模型 王煦逸35. 國際金融理論的發(fā)展趨勢及理論前沿 姜波克36. 對公司假賬全球化現(xiàn)象的思考 華 民 社會學與人口學37.國家話語的接受與消解 ―――公社視野中的“階級”和“階級斗爭” 張樂天38. 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及 分析 王桂新 沈建法39. 最后一代傳統(tǒng)婆婆? 馬笑冬40.人口因素與城市綜合競爭力 ―――對上海城市發(fā)展的一項研究 彭希哲 任 遠 教 育 學41.贏在起點 輸在終點 ―――對我國傳統(tǒng)教育所謂基礎扎實的思考 周洪林 吳國平42. 讓“研究型大學”可望又可即 杜作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