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目錄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是高校計算機專業(yè)的經典課程之一。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基于80x86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包括:80x86指令系統(tǒng)、尋址方式、宏指令與偽指令、匯編語言格式與程序程序結構、分支程序設計、循環(huán)程序設計、子程序設計、宏匯編技術、系統(tǒng)功能調用與使用方法、I/O程序設計方法與中斷程序設計、C/C++語言與匯編語言混合編程技術、基于Win32的匯編程序開發(fā)技術等。全書深入討論了各種實際應用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給出了大量的實例。各章均附有習題,便于學生課后練習。附錄部分給出80x86指令表、BIOS中斷調用和debug命令表。 本書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系統(tǒng)地介紹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方法和技術,便于組織教學。此外,考慮到目前大部分應用系統(tǒng)都是基于Windows系統(tǒng)之上的原因,傳統(tǒng)的基于DOS的應用平臺已不能滿足現實應用的需求,因此在內容安排上較為詳細地介紹了Win32匯編編程技術及Win32匯編語言與C/C++語言訴混合編程方法,使讀者能夠對Win32匯編編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本書可作為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自動機化控制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匯編程序設計課程的教科書,也可作為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匯編語言是提供給用戶直接訪問計算機系統(tǒng)最快而又最為有效的一種編程語言。使用匯編語言編寫程序能夠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功能,具有占用存儲空間少、運行速度快及代碼質量高等優(yōu)點。那些需要對計算機硬件進行控制或對運行時間和效率有較高要求的系統(tǒng)軟件或應用軟件,通常都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此外,通過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學習,學生能夠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始終是作為高校計算機及相關學科的經典課程之一。面對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操作系統(tǒng)的更新換代,傳統(tǒng)的基于DOS平臺的匯編程序設計已不能滿足需要。本書從便于教學和注重實際應用出發(fā),在內容編排上既兼顧以傳統(tǒng)的Intel 8086/8088為代表的16位匯編程序設計,同時又以較大篇幅介紹了以80386/80486/Pentium為代表的32位匯編程序設計、Win32匯編技術及32位匯編與C/C++混合編程的方法。本書正文共9章,從內容上可分3部分。第一部分(第1-6章)主要介紹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及其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第1章介紹了學習匯編語言程序的基礎知識,包括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與發(fā)展概況、數據信息的表示及運算方法。第2章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織結構,包括Intel 8086/8088微處理器、存儲器及I/0接口等內容。重點討論了Intel 8086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引腳功能,對其內部寄存器組的設置與功能進行了較詳細的說明。第3章針對8086/8088微處理器,詳細介紹了其指令系統(tǒng)和尋址方式,對各類指令的指令格式、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進行了重點闡述。第4章系統(tǒng)介紹了MASM匯編語言的語句格式、匯編程序結構及上機調試方法。介紹了常用偽指令、宏指令的使用方法。第5章針對匯編語言的特點,詳細介紹了匯編語言程序的設計方法。重點介紹了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huán)結構、子程序及模塊化程序設計技術,并結合大量實例對匯編語言程序的編程方法進行了詳盡的說明。第6章重點闡述了I/0程序和中斷程序的設計方法。介紹了I/0的基本概念、I/0控制方式、I/0指令,敘述了中斷的概念及其工作過程,列舉出計算機系統(tǒng)中若干個常用的中斷及其功能調用方法,詳細介紹了I/0程序的編程設計方法,并給出了典型I/0程序的實例。第二部分(第7章和第9章)主要介紹32位匯編及Win32匯編方法。第7章簡單介紹了常用32位CPU的處理器結構、寄存器組及工作方式,在此基礎-上重點闡述了常用32位擴展指令的功能及應用,最后介紹了32位程序的設計方法。第8章介紹了匯編語言配合APl開發(fā)基于Win32平臺的應用程序的方法。包含程序框架、資源文件的使用和Windows消息處理3部分內容,借助API編寫32位Windows程序,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的高級特性,得到短小精悍的可執(zhí)行文件。第三部分(第8章)主要介紹匯編語言與C/C++混合編程技術。首先介紹了高級語言與匯編語言的混合編程方式和實際應用。在嵌入式匯編方式中,詳細闡述了嵌入式匯編的編程方法和相關約定,介紹了利用嵌入式匯編語言編寫C/C++函數的具體方法,對嵌入式匯編指令如何訪問C/C++語言程序中的常量、變量和函數進行了描述,并給出了設計實例。在模塊調用方式中,闡述了模塊間的連接方式,重點討論了C/C++語言程序調用匯編模塊的方法,對調用接口、參數傳遞、返回值處理、寄存器的使用、變量的引用等進行了深人的分析,并結合應用示例進行了說明。本書由殷肖川同志負責組織編寫。具體編寫分工是:第1、3、4章由秦蓮編寫;第5、6、8章由殷肖川編寫;第7、9章由孫鵬編寫;第2章由趙雪巖編寫;姬偉鋒同志參加了部分章節(jié)的編寫和程序調試工作。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許多老師和研究生的支持:蔡飛華、李嘉生同志審閱了本書初稿,并提出寶貴意見;高丁、吳傳芝、王欣同志對書中的實例及圖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匯編語言基礎知識1.1 概述1.2 進位計數制及相互轉換1.3 數值信息表示1.4 字符表示法1.5 基本邏輯運算1.6 程序設計語言習題第2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2.1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硬件結構2.2 8086/8088微處理器2.3 存儲器組成2.4 系統(tǒng)總線2.5 輸入/輸出接口2.6 80x86系列微處理器簡介2.7 微型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習題第3章 8086尋址方式與指令系統(tǒng)3.1 8086的尋址方式3.2 8086指令系統(tǒng)3.3 處理器控制指令習題第4章 8086匯編語言4.1 匯編語言源程序格式4.2 偽指令語句4.3 匯編語言程序的調試與運行習題第5章 匯編程序設計5.1 程序設計方法5.2 順序程序設計5.3 分支程序設計5.4 循環(huán)程序設計5.5 子程序設計5.6 模塊化程序設計習題第6章 輸入/輸出與中斷控制6.1 I/O概述6.2 簡單I/O程序舉例6.3 中斷系統(tǒng)6.4 系統(tǒng)功能調用與BIOS中斷6.5 軟中斷開發(fā)習題第7章 32位指令及其編程7.1 32位微處理器結構7.2 80x86 CPU的工作方式7.3 32位擴展指令7.4 32位程序設計習題第8章 匯編語言與C/C++混合編程8.1 混合編程方式8.2 C/C++的嵌入式匯編8.3 用C/C++調用匯編模塊習題第9章 Win32程序設計9.1 匯編語言Win32程序簡介9.2 資源文件的使用9.3 Win32程序設計實例習題附錄A ASCII碼表附錄B DOS和BIOS的宏定義附錄C DEBUG命令表附錄D 中斷列表附錄E Pentium指令的執(zhí)行周期數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