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和磁的歷史》是《中國物理學史大系》之一卷。本書敘述了中國古代有關靜電和靜磁兩方面的知識,概括了它們從遠古到19世紀末的進程。全書9章,從摩擦起電和雷電講起,磁體、司南、指南針和羅盤賡續(xù)其后。對于尖端放電、避雷針思想、指南針起源年代、羅盤的演變等,本書有許多新材料、新觀點。尤其是,從文化史角度論述了磁吸引與磁排斥,司南、指南針、羅盤和占卜方術之因緣,以及方士對磁知識作出的貢獻。本書對羅盤與航海關系的敘述也有許多獨到之處,諸如一些著名的航海典籍與鄭和航海的關系,航海羅盤及航海中地磁零偏角的發(fā)現及影響等,都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太陽黑子和北極光的論述是初次涉及天體磁場和空間磁場現象的古代知識。本書還討論了古代人關于“氣”和場的觀念,明清時期電磁學的東漸進程。全書收集了大量相關的歷史繪畫和文物圖書,文獻書目與各類索引具全。本書可供科學史、文化史、機電工程史、科學哲學諸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