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來,中國人一直傳誦著一句名言:“少年強則國強?!苯裉烊巳硕枷M倌陱?,問題是少年怎樣強?是逼著少年強,還是讓少年自強?是給他們施以強大的壓力,還是給予他們成長的“推動力”,調動他們的“內動力”?目錄: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教師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每一個健健康康降生于人世,天真無邪、可愛活潑的孩子何曾不是一張白紙、一張原本都可以畫成最新最美的圖畫的白紙?遺憾的是,在中國,理論上是一回事,而教育的現(xiàn)實卻偏偏又是另一回事。有傳媒披露:截止20世紀末,中國現(xiàn)有的3億學生中,被全國各類學校劃入“差生”行列的學生達到5000萬人,相當于1個法國、10個瑞士、100個盧森堡的人口!這個驚人的數(shù)字對當下的中國教育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沒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長,::來自中國家庭教育誤區(qū)的報告100年來,中國人一直傳誦著一句名言:“少年強則國強?!苯裉欤巳硕枷M倌陱?,問題是少年怎樣強?是逼著少年強,還是讓少年自強?是給他們施以強大的壓力,還是給予他們成長的“推動力”,調動他們的“內動力”?考上大學的苦惱在中國,上大學是夕少人的夢想。無論對家長、學生還是學校,中小學長達12年的教育,歸根結底目的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考上大學。然而,當成千上萬的考生揮汗如雨奮力拼搏饑不擇食般地從擁擠不堪的高考獨木橋中掙脫,總算闖進大學的校門時,迎接他們的難道只有鮮花與歡笑嗎?不!當他們如夢初醒,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本選擇志愿的權利被無情剝奪、進入的大學和專業(yè)是學非所愛、對大學的陳舊的教材和平庸的教師都大失所望的時候,苦澀與無奈便不可避免。走近被稱作“天之驕子”的當代中國大學生群體,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經歷了煉獄般的苦難好不容易擠過獨木橋的大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似乎并沒有勝利者的喜悅,相反心里充滿了失望和迷惘……從分數(shù)重壓下救出的少年英才::一位母親和她兒子的故事一位原本醉心于事業(yè)的母親,囚兒子令人頭痛的學習成績而導致離婚,離婚的痛楚促使她轉而全身心投向兒子的學習。她整天督促兒子做作業(yè),不惜血本給兒子買來各種輔導資料、請家教,母子倆疲憊不堪痛苦不堪但得不償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兒子最終只考上了中專。萬般無奈的母親只得教兒子學電腦,沒想到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的數(shù)字化教育卻讓原本頑劣的兒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兒子不但因不屑于中專文憑毅然中途退學,有一天竟然還走上大學講臺給學歷和年齡都高于自己的大學生講課。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年僅18歲的兒子囚闖過了微軟認證考試中難度最高的兩項國際性考試而一躍成為令人羨慕的“亞洲最年輕的數(shù)據(jù)庫專家”!家有考生沒有經歷過高三的學生不會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競爭,什么是殘酷。沒有做過高三學生家長的人不會知道什么是憂心如焚,什么是焦慮不安,什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高考,不僅是考學生,同樣也是考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選擇志愿;如何選擇學校里五花入門的專業(yè);如何內緊外松,所有的壓力自己扛;如何為孩子制作可口的飯菜,讓孩子有一個好胃口;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考前的焦慮、考后的不安;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失敗的打擊,重新站立起來,這一切都成了考驗家長的一道道關口。家庭革命一位獨生子女的父親,在兒子長到20歲的時候,非要逼迫兒子簽一份協(xié)議。這份協(xié)議條款不過76個字,概括它的精神就是“四不管”。這“四·不管”規(guī)定了協(xié)議一旦生效,父母從此可以在四個方面不管兒子;兒子也可以不管父母。中國幾千年文明歷史,家庭生活和父子親情組合著一種一成不變的內涵,用現(xiàn)在的法律來解釋就是:“父母有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子女也有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倍@位獨生子女的父親全然不顧幾千年的古老傳統(tǒng),執(zhí)意要在自己家里來一場革命,“革”兒子的命,也“革”自己的命。欲說還羞性教育一位高中男生對記者坦言:我對性敢說敢問,而老爸卻在家中談“性”色變,高中之前全家看電視,只要出現(xiàn)親熱鏡頭,馬上讓我閉眼。我第一次遺精時,問我老爸,他欲說還“羞”,不知從何說起。我覺得現(xiàn)在學校不光是應該給學生開設性教育課,同樣還應組織專家給家長上性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