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 1 模擬
1. 1. 1 電子戰(zhàn)模擬
1. 1. 2 建模
1. 2 電子戰(zhàn)模擬方法
1. 2. 1 建模
1. 2. 2 模擬
1. 2. 3 仿真
1. 3 模擬用于訓練
1. 4 模擬用于測試與評估
1. 5 電子視點
1. 6 電子戰(zhàn)模擬的逼真度
1. 7 戰(zhàn)術態(tài)勢圖
1. 8 模擬與生命周期
第2章 電子戰(zhàn)綜述
2. 1 雷達
2. 1. 1 雷達的基本功能
2. 1. 2 雷達調制
2. 1. 3 雷達反射截面積 RCS
2. 1. 4 雷達的性能
2. 1. 5 雷達的種類
2. 1. 6 導彈制導技術
2. 1. 7 參考書目
2. 2 通信
2. 2. 1 戰(zhàn)術通信
2. 2. 2 數據鏈路
2. 2. 3 通信頻段
2. 2. 4 通信調制
2. 3 電子支援
2. 3. 1 雷達告警接收機
2. 3. 2 艦載ESM系統(tǒng)
2. 3. 3 戰(zhàn)場監(jiān)視系統(tǒng)
2. 4 電子進攻
2. 4. 1 干擾
2. 4. 2 通信干擾
2. 4. 3 雷達干擾
2. 4. 4 遠距離干擾
2. 4. 5 自衛(wèi)干擾
2. 4. 6 遮蓋性干擾
2. 4. 7 欺騙性干擾
2. 4. 8 欺騙性通信干擾
2. 4. 9 定向能武器
2. 4. 10 反輻射導彈
2. 4. 11 紅外對抗
2. 4. 12 金屬箔條
2. 5 誘餌
2. 6 電子防護
第3章 應用于模擬中的數學知識
3. 1 關于分貝 dB
3. 1. 1 分貝形式轉換
3. 1. 2 分貝形式的絕對數值
3. 1. 3 分貝形式的方程
3. 1. 4 快速轉換成分貝數值
3. 2 球面三角學
3. 2. 1 球面三角形
3. 2. 2 球面三角形的三角關系
3. 2. 3 球面直角三角形
3. 2. 4 球面三角學在電子戰(zhàn)中的應用
3. 3 泊松定理
3. 4 數字化
第4章 無線電傳播
4. 1 單向鏈路方程
4. 2 傳播損耗
4. 2. 1 散射損耗
4. 2. 2 大氣損耗
4. 2. 3 降雨損耗
4. 3 接收機靈敏度
4. 4 有效范圍
4. 5 雷達距離方程
4. 6 調制距離限制
4. 7 雷達探測距離
4. 8 干擾信號比
4. 8. 1 通信干擾
4. 8. 2 雷達支援干擾
4. 8. 3 自衛(wèi)干擾
第5章 電子戰(zhàn)裝備的特性描述
5. 1 天線
5. 1. 1 天線方向圖的定義
5. 1. 2 極化
5. 1. 3 天線類型
5. 1. 4 天線增益與波瓣寬度之間的關系
5. 1. 5 天線尺寸的確定
5. 1. 6 建立天線特性模型
5. 2 發(fā)射機
5. 3 接收機
5. 3. 1 接收機的類型
5. 3. 2 接收機的子系統(tǒng)
5. 4 處理器
5. 4. 1 信號識別
5. 4. 2 操作界面
5, 5 輻射源定位
5. 5. 1 輻射源定位的基本方法
5. 5. 2 窄波束天線
5. 5. 3 RWR振幅比較
5. 5. 4 沃森-瓦特
5. 5. 5 多普勒
5. 5. 6 干涉儀
5. 5. 7 到達時間差
5. 5. 8 到達頻率差
第6章 建立威脅模型
6. 1 運行方式
6. 1. 1 陸基武器
6. 1. 2 掃描跟蹤式威脅
6. 1. 3 反艦導彈
6. 1. 4 空空威脅
6. 2 調制
6. 2. 1 脈沖信號
6. 2. 2 連續(xù)信號
6. 3 天線的特征
6. 3. 1 通信威脅天線
6. 3. 2 雷達天線
6. 3. 3 圓周掃描
6. 3. 4 扇形掃描
6. 3. 5 螺旋掃描
6. 3. 6 光柵掃描
6. 3. 7 圓錐掃描
6. 3. 8 盤旋掃描
6. 3. 9 Palmer掃描
6. 3. 10 Palmer光柵掃描
6. 3. 11 波瓣轉換
6. 3. 12 儀對接收的波瓣
6. 3. 13 相控阼
6. 3. 14 電廣仰角掃描及機械方位掃描
6. 4 離開發(fā)射點的信號
6. 5 到達接收點的信號
第7章 建立作戰(zhàn)模型
7. 1 作戰(zhàn)區(qū)域
7. 2 參戰(zhàn)者
7. 3 參戰(zhàn)者的位置和機動情況
7. 4 視點
7. 5 作戰(zhàn)模擬逼真度
7. 6 參戰(zhàn)者之間相互電磁作用
7. 7 作戰(zhàn)模擬運行
7. 8 飛機進入敵方空域的模擬
7. 9 反艦導彈攻擊軍艦的模擬
第8章 訓練模擬
8. 1 訓練模擬的方法
8. 1. 1 模擬與仿真
8. 1. 2 逼真面板
8. 1. 3 控制與顯示描述
8. 2 訓練模擬的功能
8. 3 逼真度要求
8. 3. 1 顯示時間真度
8. 3. 2 控制時間迪真度
8. 3. 3 定位感覺逼真度
第9章 測試與評估模擬
第10章 仿真
10. 1 產生信號的仿真
10. 2 仿真注入點
10. 3 注入點的長處與短處
10. 4 接收系統(tǒng)的仿真
10. 4. 1 接收天線仿真
10. 4. 2 接收機仿真
10. 4. 3 處理器仿真
10. 5 多信號仿真
10. 5. 1 并行產生器
10. 5. 2 分時產生器
10. 5. 3 方法選擇
詞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