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文化,已不是純粹的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而是儒、釋、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而佛教文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和滲透作用。佛教文化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如哲學、文化、繪畫、雕塑、音樂、建筑等等,其中對古代中國文學的影響也是非常廣泛的。在由梵文翻譯的數(shù)千卷經典中,其中一部分就是典雅、瑰麗的文學作品。博大精深的佛教教理把佛教故事作為一種載體,將民間流傳的、非常動人的、寓意深刻的故事進行加工整理、用淺顯的俗語、生動的譬喻來解說佛教教理,迎合和滿足了古印度低級種姓廣大信徒的心理要求。本書編者從浩如煙海的佛經典籍中精選了200余篇故事,分為八編,分別為:一、萬有因緣,二、萬物無常,三、仁慈博愛,四、持戒修行,五、忍辱精進,六、布恩施義,七、旖迷愚昧,八、智慧妙諦。這些故事大體上反映了佛教故事的概貌。我們可以從“萬有因緣”、“萬物無?!钡囊恍┢轮校I悟到因果相續(xù),萬物流變的辯證思想,也可以從“仁慈博愛”、“布恩施義”的一些篇章中感悟到民本、犧牲、奉獻的博愛觀念,我們可以從“持戒修行”、“忍辱精進”的一些篇章中領略到佛教教理要求信徒循規(guī)自律、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也可以從“癡迷愚味”、“智慧妙諦”的一些篇章中得到智慧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