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國際經濟地位發(fā)生了質的飛躍,為了實現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宏偉發(fā)展目標,我們必須更深入地參與國際經濟分工,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以獲得更大的比較利益。與過去20多年引進外資為主的情況相反的是,我國企業(yè)即將大規(guī)模地“走出去”,成為跨國公司??鐕镜纳a、銷售、金融活動都會暴露在外匯風險之下,如果缺乏有效的外匯風險管理方法,企業(yè)的國際化戰(zhàn)略將很難推進。特別是在人民幣逐步自由化、匯率浮動幅度逐漸加大的情況下,我國微觀市場主體的外匯風險管理需求更加凸現。外匯風險管理是金融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金融管理的一個主要內容,以往經常被《國際金融》、《金融工程》、《公司理財》等教科書列為一章或者一篇加以介紹,致使學生只能了解有關外匯風險種類、成因、管理工具的基礎性知識,對外匯風險如何預測和計量、風險管理戰(zhàn)略如何制定、不同種類的外匯風險如何管理等能夠實際管理風險的技術并不了解,更不用說掌握和運用了。外匯風險管理有其相對獨立的內容、認識規(guī)律、管理程序和管理技術,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學科,有必要單獨編寫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介紹,讓學生全面掌握外匯風險管理的原理和技術。目前,國內高校中少有外匯風險管理的教材,市場上有關這方面的書也多為國外的引進書籍,在十多年的國際金融和外匯風險管理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盡管市場經濟的運行規(guī)律在國內外是沒有本質差異的,但是各國學者的研究很少脫離身邊耳聞目睹的實踐,發(fā)達國家跨國企業(yè)的經營活動、管理模式、外匯風險管理需求與我國的情況還是有相當的差異,直接使用他們編寫的教材,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往往無法解決我國企業(yè)中存在的問題。此外,語言也是學生在理解專業(yè)性很強的知識時的一大障礙,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行文風格,對于翻譯的書籍以及原版書籍,如果對該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則很難理解和掌握其實質。因此,我一直有個強烈的愿望,就是結合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進程以及微觀市場主體的需要,充分吸收發(fā)達國家外匯管理教材的精華,編寫一本國人能夠輕松讀懂的、面向企業(yè)和個人的、有一定實用價值的外匯風險管理教材。本書共分九章,旨在為企業(yè)培養(yǎng)外匯風險管理的專業(yè)人才,其特色是理論與實務并重,強調外匯風險管理知識的系統(tǒng)性,外匯風險管理程序的清晰性,以及管理技術的可掌握性,在技術性較強的章節(jié),都安排了許多例子和案例。序言部分概括介紹了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進程、原因,國際金融環(huán)境的變遷,以及在這種背景下跨國公司的金融活動方式和金融風險特征,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涉外企業(yè)、跨國公司獨特的外匯風險,使讀者對外匯風險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和重要性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第一章描述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基本狀況,它將引領讀者走進國際金融這個風起云涌的大世界,了解這個精彩世界的整體構架,以及各個具體的國際金融市場的功能、市場主體、特征及發(fā)展變化。第二章介紹了外匯市場的供求力量和外匯買賣的方式,回顧了世界各國的匯率制度安排以及對匯率波動有較大影響的匯率政策,介紹了外匯風險的基本知識,包括外匯風險的不同類型,以及形成這些特征的不同風險的原因,從中醫(yī)的角度看,這種“號脈”是對外匯風險“對癥下藥”的關鍵。第三章詳細介紹了外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期貨、期權和互換合同,幫助讀者系統(tǒng)掌握這些衍生工具的功能、特征、市場、定價及自身的風險,為外匯風險管理奠定技術基礎。第四章介紹了一些主流的匯率決定理論,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貨幣匯率的形成和波動機制,這些理論是我們預測匯率波動、建立匯率預測模型或者形成技術分析的重要依據。本章不僅介紹了經久不衰的利率平價和購買力平價,還關注了這些理論的最新發(fā)展,例如信息經濟學對匯率理論的影響。對每一個理論的局限性、適用范圍也做了清楚的說明,以便幫助讀者很好地理解、運用匯率理論。第五章介紹了匯率預測實用技術,讀者可以從中學習到基礎因素分析法的原理、程序和步驟,了解如何運用時間序列建立匯率預測模型,如何通過市場預測法預測匯率,還可以掌握技術分析法的原理、工具和基本技能。此外,在成本約束情況下,德爾菲專家預測法也能夠提供大致的匯率預測,掌握該方法也很有裨益。任何一種預測方法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我們需要對預測結果進行檢驗,去粗取精,本章最后介紹了匯率預測的檢驗方法,以及調整預測結果、提高預測精度的技巧。第六章介紹了外匯風險的計量方法。由于交易風險、經濟風險及折算風險作用的對象、涉及的科目不同,因此,這三種風險的計算方法有很大的差異,編寫中特別注意了計算的具體步驟、直觀性和易掌握性,在每一種風險的計算中都運用了案例。第七章介紹了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策略和戰(zhàn)術。即使面臨同樣金額的外匯風險,在國際市場處于不同競爭地位、具有不同發(fā)展戰(zhàn)略的企業(yè)也會選擇截然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通過成本—收益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企業(yè)選擇外匯風險管理策略和戰(zhàn)術的動機。希望讀者能夠比較不同的外匯風險管理策略的管理效果,幫助企業(yè)選擇最佳的外匯風險管理戰(zhàn)術。第八章介紹了工商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通過大量的例子、簡明扼要的道理說明、步驟清晰的計算,從企業(yè)內部、外部兩條路徑幫助讀者掌握工商企業(yè)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各種方法,各種風險管理方法的利弊,以及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前提條件。此外,還結合我國銀行為涉外企業(yè)提供的外匯風險管理工具和金融服務,介紹了幾個企業(yè)利用外部資源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案例。第九章也就是最后一章,特別介紹了銀行外匯風險管理的方法,頭寸管理、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是銀行管理匯率風險的主要手段。廣義的外匯風險管理還包括利率風險管理,本章對兩種常用的利率風險管理方法進行了分析,還簡明扼要地介紹了銀行的國家風險評估、管理方法。最后還通過英國巴林銀行倒閉案、美國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危機案、中國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破產案,對開展國際業(yè)務的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進行了分析。年輕人的銳氣和才智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的學生張波、王亞暉、陸麗紅、方舜蘭,在“非典”期間的北京,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和非常時期的諸多不便,幫助我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資料,甚至還提供了某些章節(jié)的初稿,沒有他們無私無畏的勞動,我不可能完成此書,在此向他們深表謝意。本書力圖結合國內的外匯風險管理實踐,并對一些銀行和企業(yè)進行了調研。中國銀行總行營業(yè)部的林宏、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國際清算中心的李彪、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國際業(yè)務部的陶梅、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的穆長春、中國光大銀行資金部的胡玥、中國儀器進出口(集團)公司財務部的官玉良、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金融事業(yè)部的金敏耐心地接受了調研,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并對本書部分內容的寫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在完稿之際,我對他們的幫助不勝感激。能使讀者開卷有益,不覺得浪費時間,并小有收獲,是編者最大的愿望。編者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