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改革并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時代特點。留日學生群體作為這一時代的產物,不可避免地會在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共同目標下選擇不同的政治道路。忽視留日學生對革命的貢獻,就不能很好地解釋辛亥革命;同樣,忽視留日學生對清末新政的貢獻,也就無法很好地解釋這段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歷史。近十幾年來,中國人文社科的“引進-模仿”色彩逐漸淡出,而“創(chuàng)造-參與”之追求日益凸顯。經過80年代的激越蹈厲、90年代的沉潛蘊積,中國學術正在深入精進,這套“鵝湖學術叢書”即以此繁榮學術為念。這套叢書以“學術原創(chuàng)”、“中國話語”、“問題意識”為原則,有別于充斥坊間的整理匯編類圖書、簡單譯介類圖書等,超越了重復堆垛而毫無創(chuàng)新的學術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