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增長出現(xiàn)新的態(tài)勢,廣大工商企業(yè)更加自覺地實施有效的市場營銷戰(zhàn)略和策略,廣大消費者迫切需要科學、理智地從事購買和消費活動,這就給從事消費經濟理論研究的工作者及教學人員提出了新任務。有關消費問題的研究日益深入,科學消費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日漸興盛,消費心理學在我國的產生和發(fā)展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成果。從改革開放初期主要翻譯與介紹國外消費心理與購買行為分析的知識,到如今比較系統(tǒng)地探索我國居民消費心理及其對消費行為的影響,其間經歷了2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帶動下,我國應用心理學、消費行為學及企業(yè)管理學等學科研究日趨發(fā)展與成熟的過程。人們的消費行為是一種經濟行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消費,是以人們的貨幣收入與支出為重要基礎的經濟行為;同時,人們的消費行為又表現(xiàn)了他們在購買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內心活動。消費行為是以經濟變量為基礎而產生的,是經濟變量與心理變量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產物。在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對消費物品和勞務的認識、情緒、經驗及意識等心理活動,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基礎,是消費需求實現(xiàn)的重要前提,從而也是企業(yè)營銷決策的重要依據。同時,研究消費者購買心理和消費行為,還必須剖析消費者自身的社會心理特性,即消費者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從事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的個性特征和個性化心理傾向,包括消費者的氣質、性格、能力,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等。應當說,《消費心理學》在上述基本問題的分析與介紹上較為全面、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