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普通語言學的本題——語言—文字類型學的原理出發(fā),構擬了新的普通文字學起源模式。全書分三個部分:首先,從圖畫文字說入手,逐層分析了以格爾伯為代表的歐美主流學派在文字起源領域的研究中的建構與不足。繼而,在充分吸收中國三項主要成果——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提供的中華文明誕生年代的數據、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和語言理論界關于語言—文字類型學理論的先期探索成果——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語言基本類型與文字基本類型的內在關聯機制和制約方式,構擬了新的普通文字學起源模式。最后,出于避免重蹈格爾伯模式的“覆轍”的考慮,在原有的“材料—方法—理論”的程序上,增添了“檢驗”環(huán)節(jié),根據三種材料基本齊全的自源文字系統(tǒng)的發(fā)生發(fā)展事實,對新構擬的模式進行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