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逢集》的編纂出版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又一盛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孫奇逢的是我國明清之際一位著名的學者、思考家、教育家、愛國志士。就其在當時思想文化領域的地位和影響而言,甚至超過了被今人譽為明清之際“三大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因此他的著作很有必要加以整理和研究。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鐘元,晚年自號歲寒老人,又被稱為夏峰先生。是我國明清之際著名學者、思想家,被北方學者奉為泰山北斗。 全書305萬字,收錄論著和文集7部,其中經學3部、史學2部、學術專著1部、文集3部,《孫夏峰先 生年譜》二卷,今人張顯清所著《孫奇逢評傳》以及收編的《孫氏著作序、跋、紀事》。 孫奇逢的3部經學之作分別為《讀易大旨》、《書經近指》、《四書近指》及《晚年批定四書近指》?!独韺W宗傳》是孫奇逢的代表作。史學著作2部,分別為《中州人物考》、《畿輔人物考》?!断姆逑壬?、《日譜》、《游譜》均為孫奇逢文稿。一、《孫奇逢集(全三冊) 》 共收孫氏著作9種(含文集1種),大體依類分冊出版。二、為便于全面了解孫氏生平及其思想,特于書后附張顯清先生所著《孫奇逢傳》,并附孫氏弟子湯斌、耿極所編《孫夏峰先生年譜》及孫氏著述序、跋、紀事等(除自序外)。三、為方便閱讀及檢索,書前僅置“總目”,其著作詳目置序外。四、《孫奇逢集(全三冊) 》 以標點、??睘橹?,附有簡明“校記”,凡行文中明顯錯訛、避諱等字徑改不出校。